朵朵的反常行為,讓孫一百思不解。
原本滿洲的正黃旗和鑲白旗如犄角之勢。鑲白旗停止前進之後,正紅旗就成了孤軍深入。
這簡直就是送上門的戰機!
或者,這是一個故意引誘聯軍的陷阱!
朵朵在滿洲國十年不鳴一鳴驚人,說明朵朵用兵必有過人之處。
出於對日後這位豫親王的敬畏,孫一謹慎地派出各路探馬。
各路陸續返回的訊息表明,滿洲國其餘的兵力已經由阿巴海率領南下,西進的滿洲軍隊只有這麼兩支。
也就是說,正黃旗和鑲白旗附近不可能有伏兵。
一次一次的計算、一次一次的推演都證明滿洲兵的佈局越來越對聯軍有利。
孫一更加疑惑。
清史記錄,崇禎五年皇太極十萬大軍將察哈爾林丹驅逐至青海;實際證明,這部分歷史完全是偽造的。
清史記錄,朵朵在清軍入關之後瞬間爆發小宇宙,以洪荒之力橫掃中原;難道這部分歷史也是假的?
不可能!
清軍入關之後的軍事行動有各種不同來源的文字相互佐證。
為深入瞭解朵朵,孫一特意拜訪滿洲國達海。
自從孫一宣佈阿巴海犯下反人類罪行,達海一直鬱鬱寡歡,每日把自己關在美岱召的藏經閣裡不見人。
孫一步上昏暗的藏經閣,達海正同時閱覽著好幾本書。
“博士,吃了嗎?”
“噢,塔布囊,找我有事?”
“沒什麼,就是來看看你。”
孫一打個馬虎眼,坐在達海身邊:“博士在研究什麼佛法?”
達海回答:“不是佛法,是八思巴文。”
滿洲汗阿巴海命達海創制新滿文。達海吸收了聯軍拼音方案,心內已經有了腹稿。這幾天達海接觸到蒙古的八思巴文字,又有了新想法。
傳統蒙古字,是成吉思汗借用的畏兀兒文字。其文字起源可以上溯到回鶻文字母,敘利亞字母、粟特文字母。
八思巴文是蒙元忽必烈時期,由國師八思巴根據當時的吐蕃文字而制定,共有41個方體字母,三十六個聲母、七個韻母、沒有音調,用以取代標音不夠準確的傳統蒙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