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天在石門障城集中了大量精銳,一接到孫定遼的對講機通報,楊總兵立刻開始行動。
首先出發的是一大隊民夫。他們揹負著從石門障城和戰國長城撤下來的各種守城器具,沿著臨時開出來山間通路運往沙坡子。
其次動作的是卜十九的水師。三艘噴水裝甲艦隨同十幾只蘆葦划子趁著石門河漲水已經開進到石門障城一側待命。
這時的裝甲艦已經拆除了所有的裝甲和裝備。大木作溫伸在石門口做了一架絞車,用粗麻繩套住噴水艦的龍頭,十幾個小夥子搖動絞架,硬生生地把三艘噴水艦從湍急的水流中拽上石門上游的開闊水面。
噴水艦的主要材料是產自長勝鄉的的蘆葦杆,這時顯現出來優越性:空心的蘆葦重量輕、船體吃水淺;蘆葦不怕磕碰,撞爛了外層還有內層。
石門河在石門上游形成一個積水灣,這裡水面平靜開闊。噴水艦一上石門就被拉到滿洲兵的視線死角重新安裝水箱、甲牌和武器。
每艘噴水艦的船頭安有一架虎蹲炮車,炮車上裝有三門虎蹲炮,配備三名炮手;噴水艦的船尾安置兩個可以旋轉的合蟬駑炮支架,配備一伍弓箭手;每艘噴水艦再配備四名水手和一名通訊兵。如此一來,全艦共計一十三人。
隨著噴水艦安裝完成,其餘的小蘆葦划子陸續被絞上石門,東石門山下的步兵也完成了集結。
總兵楊日天將步兵分成三個攻擊梯次。
第一梯次為一營的兩隊主力,由楊日天親自率領。
第二梯次為一營的一隊,二里半、麻池的參戰百姓、遊牧弓箭手,由楊六郎和牛光天率領。
第三梯隊為其餘的所有民夫,民夫的武器五花八門,全部由二里半村的郭石匠率領。
天氣最熱的未初時刻,總兵楊日天釋出命令,水陸齊進,總攻開始!
水師副司令卜十九位於第一艘裝甲艦之上,他率領三艘噴水艦徑直駛向滿洲兵的殿後隊伍。那裡石門河面逐漸變窄,河水從穀道東側切到西側,是東石門炮臺火力可以覆蓋到的最遠距離。
兩名水手踩動噴水箱,兩名水手用長篙支點方向。卜十九從望遠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滿州兵在河水的北側佈置了一線虎蹲炮,虎蹲炮之後是嚴陣以待的滿洲披甲兵。
漸漸的,卜十九可以看清滿洲國漢軍炮手複雜的臉部表情,卜十九下令一邊靠近一邊喊話。
噴水艦船頭的虎蹲炮手扯足了嗓子用遼東話大喊:
“大淩河的,炮口衝地、銃口沖天!”
“大淩河的,等打起來麻利地舉雙手過河回家!”
“轟”,“轟”,“轟”,回應卜十九喊話的是漢軍的虎蹲炮紛紛開火。
卜十九裝甲艦前面的水面上被鉛籽打出一片細密的水花。
喊話起作用了,漢軍故意提前開火了。
三艘裝甲艦猛然加速,魚貫而入狹窄河面。
喊話還在繼續:
“大淩河的,滿洲兵被我們包圍了,你們報仇雪恨的好時機來了!”
“諸伸阿哈們,棄械不殺!”
“轟”,一門滿洲虎蹲炮開火,鉛籽打得甲牌噼裡啪啦作響。
卜十九停止了喊話,向著開炮的地方直插下去。
“轟”,“轟”,又有兩門虎蹲炮向著卜十九的裝甲艦開火,雨點般的鉛籽把裝甲艦上下打得遍體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