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和勝 (1 / 2)

巴特爾一眾遊牧人一大早就拔了營盤收拾了行李,等到孫一開完會,便一起“回孃家”。

力德爾在電臺裡讓琪琪格認奶娃當姐姐,全鐵木營上下和所有的遊牧人都知道了。

打完仗分戰利品,楊日天特意給遊牧人多分了好多,半開玩笑說這是爺的聘禮。

琪琪格昨晚就沒回來,和力德爾住在長勝堡,所以今天正應了漢人新女婿“回門”的傳統。

悶蛋不會騎馬,今天由幾名邊軍護送力德爾。

力德爾和琪琪格同騎一匹白馬,依舊是琪琪格踩著馬鐙操縱韁繩,力德爾晃著個石膏腿跨坐在琪琪格後面。

琪琪格撅著嘴,一臉的不高興。

力德爾唉聲嘆氣嘟囔,自己現在成了廢人,上不了天,下不了水,走不了路,騎個馬還要看別人的臉色。

巴特爾自當是新媳婦在鬧脾氣,假裝看不見。

一人蓬頭垢面雙手被綁拴在一匹馬的尾巴上,琪琪格被力德爾嘮叨得煩了,催馬兩步趕上去衝著這人就是一馬鞭,疼得這人嚎叫一聲,正是土匪二桿子。

力德爾立刻閉了嘴。

一行人沿著神農河去往上游,渡過犟騾子河後,又連渡幾條小河,神農河北岸地勢逐漸抬高,原來連綿不絕的蘆葦蕩也逐漸消失了。神農河南岸地勢卻逐漸平坦,巴特爾便加快馬速,把輜重遠遠地甩在後面。

孫一騎在馬上偷眼觀察控馬的琪琪格,發現小丫頭一早的火氣一點沒消。草原上的姑娘脾氣就是暴,孫一嘆口氣,都怪自己昨晚禽獸不如,以後有自己受的了。

天近正午,北岸出現一個簡易碼頭,和長勝碼頭很象,同樣是用蘆葦搭建,同樣用蘆葦做了個拱門。

巴特爾向孫一介紹,這個碼頭是這幾天才建的,命名為“和勝碼頭”。碼頭後面的大塊土地叫做“和勝”,就是巴特爾一眾的遊牧地。“和勝”蒙語的意思是高地,漢語的意思則和下游的“長勝”互相呼應。

早有快馬提前回來報信,巴特爾一聲胡哨,和勝碼頭上出現了十幾個遊牧打扮的男男女女,幾架筏子立刻過河來迎接。

孫一的筏子還沒靠岸,碼頭上的遊牧男女就唱起了迎接客人的歌,一位長者端著馬奶酒等在碼頭。

碼頭後面的草地上鋪設了宴席,雙方行過禮數後,長者、孫一、巴特爾、琪琪格幾人席地而坐。

長者名叫莫日根,彷彿是一眾遊牧人的首領。老人用晉北方言介紹了他們幾年前一路逃亡到此的經過,孫一才明白原來琪琪格也是孤兒。

五年前阿勒坦金國和察哈爾韃靼交戰,琪琪格那時才七歲。琪琪格的父親戰死,母親被察哈爾虜去,唯一的哥哥投降了察哈爾。莫日根是琪琪格父親從小一起長大的伴當,帶領一百多丁口躲進狼山川,艱辛自不必說,今年牛羊數量剛剛有了些起色,正逢上鬧土匪和草原又要打仗。

莫日根嘆了一口氣,一口氣喝完了馬奶酒,“看來以前阿勒坦金國的好日子是再不會回來了。”

琪琪格默默地替莫日根老人斟滿。

莫日根道:“琪琪格嫁給力德爾,以後我們就是親家。巴特爾他們要加入你們的部落,道理都給我說了,我也贊成。怎麼你們還不答應?”

孫一連忙解釋:“不是不答應,是要開會表決一下。兩家合成一家,不比娶媳婦。娶媳婦很簡單,新媳婦終歸是要隨了婆家的習俗。兩家合夥,原本過日子的規矩不同,難免會鬧糾紛。要是規矩差得太大硬合了夥,與其日後反目成仇,反倒不如一開始就只做個親家。”

莫日根深深地看了孫一一眼,“別人都是巴望自己部落的丁口越多越好,力德爾好象不這麼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