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意是留下一點天之道,或許對以後的修行有用,這也是仙人前輩讓他留。
天之道有可取之處,無需因為仙道之法更好而去否定前者。
太古之法直指本源適合先天生靈,仙道循序漸進適合後天生靈。而修為一旦到了化神,前者則更優一點。
仙人前輩形式作風用人類的詞彙型就是中庸,從不去全盤否定某一樣事物。
就是邪道之法也能說出一些優點,總是能夠取其精華。
瓊羽想要學習這種精神,可她內心湧現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懼,促使她將剩餘的一點聯絡消磨。
或許是因為遺失的那部分記憶,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某種直覺。
最終只剩下一縷明悟。
我在害怕自己的七情六慾被磨滅?
“……”
瓊羽看著自己的身軀,一雙星眸透露出迷茫與疑惑。
“仙人前輩,我感覺好像有什麼不一樣了?”
“什麼不一樣?”
瓊羽將自己的明悟複述了一遍。
李易投去目光,一眼便看到了對方正在緩慢增長的道行,其中一點清光閃爍。
悟道。
化神被稱作入道,聖王叫作得道,他們之間還隔著一個階段,那就是悟道。
明悟自身之道,得其道果,方為得道。
“你覺得自己的七情六慾比天之道更重要?”
瓊羽不確定的點頭,道:“下意識的舉動,或許我之本心是這麼認為的。”
李易道:“順應本心即可,修行的本質就是突破自我的極限。”
修行就是在完善自我,或許對於這些天地清靈來說,七情六慾才是他們需要學習的。
而人類要學習的則是克己克欲。
迴歸正題,李易道:“有人篡改了我的運勢,此人某種程度已經合道。”
衛兮問道:“夫君是說傳說中的道門至聖,蟠天尊?”
合道的事情衛兮插不上嘴,她前世修為也才元嬰。轉世重生後心結解開,再加上各種資源的堆疊,以後化神不成問題。
但仍然接觸不到合道。
可古之道門與蟠天尊的事情衛兮一直有關注,這很有可能是夫君有史以來最大的敵人。
根據楊蒼描述的,之前那些人不管是短暫無相的大無聖王,還是龍宮中的妖龍,在這位存在面前都是孩童。
兩者只是有無相的機會,卻不是貨真價實的無相。
“或許。”李易並沒有下定結論,凡事皆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