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敢殺王侯,皇帝是真的會保。
但仍然改變不了武朝日薄西山的勢頭,或許真的是天意難違,縱使有一尊無敵的將軍也改變不了天下大亂的趨勢。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特別是那些王爺。
皇帝年邁,日夜臥床不起,能保將軍已經是極限。
下屬面露猶豫,說道:“將軍,糧草未到又沒有軍餉,要不我們還是另做打算吧。只要您一聲令下,這北郡都將為您.”
話還沒說完,李長生只是投來一道目光,便讓他緊繃身體不敢再言。
“誰讓你說的?”
下屬連忙單膝跪下,滿頭大汗的說道:“是屬下一時豬油蒙的心,沒有任何人讓我說。這日子實在是過得太苦了,兄弟們吃飯都快成問題,怎麼打仗?”
“讓那些王侯出,我上門去要。”
【告衛師書,今日我又殺了一個王爺,從家中搜出了一萬兩白銀,軍餉與糧草皆有。】
【擊胡騎,勝之。】
年末,剛剛擊退胡騎大勝歸來的李長生接到訊息,皇帝駕崩,新帝即位。
天下頓時風雲湧動,無數人將目光投向北郡,投向這所向披靡的10萬精兵。
他若在武朝無外敵,他若反天下易主,他若勤王帝位易主。
李長生領十萬北郡軍團動了,剎那間天下風起雲湧,一天之內就有十幾道聖旨從京城裡發出,送往位於各地的王侯。就在全天下都在提防這位戰無不勝的將軍時,連續十日不見兵卒出北郡。
又過了幾日,百餘名騎兵出北郡,他們帶著一批特殊的禮物,北夷王。
李長生籌劃5年,領軍入山滅北夷,開疆裂土百里之地千八百群巒。一舉剿滅北方最大的威脅,200年來武朝第1次將權力的觸手伸進了大山中。
訊息出,天下驚。
搖搖欲墜的武朝國運彷彿被打了一針強心劑。
李長生一如既往的駐守邊關,再也沒有任何的動作,如此持續的一年。他接到朝堂的聖旨,要調走北郡軍團的5萬精兵,用來拱衛京師。
他允了,五萬人照樣打蠻夷,擊胡騎。
這些由李武曲帶出來計程車兵被打散,融入了拱衛京師的禁軍之中,部分高階將領被賜婚。與此同時隨著他們的進入,京城開始出現了許多關於李武曲的傳說。
“我們也不知道李武曲是什麼樣的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只要將軍衝鋒,軍功就像抓螞蚱一樣簡單。”
“將軍永遠是跟我們同吃同住,他就像一個充滿學識的老者一般,沒有什麼事情是他不知道。”
“李武曲醫術精湛,可治瘟疫。”
“將軍是李武曲下凡,帶兵打仗從未迷路,在大山中行走比那些蠻夷還懂山川走勢。”
“給將軍五百人,能打出10萬人的威力。”
等等諸如此類的傳聞,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底層百姓,對於這個戰無不勝的李武曲都非常感興趣。
但很快這種討論就被禁止了,特別是在禁軍之中,凡討論李長生者,打30大板。
又過了兩年,京師調兵,駐守南方重鎮,5萬兵再去3萬。
2萬人駐守北郡苦寒之地,若是放在以前朝廷肯定是不敢如此魯莽。但現在情況不一樣,北夷已經被李長生滅了,未來百年都不用擔心蠻夷入侵。
至於草原的胡騎,只需要守住城池即可,2萬人綽綽有餘。
李長生同樣允許了,因為這裡確實不需要太多的軍隊。把軍隊派到其他地方能夠少招收一些士兵,也能夠少一些軍餉,軍餉少了百姓就可以少交稅。
同年底,萬人胡騎北下。
北郡兵力不足,軍需缺乏,部分針對到了無刀可用的地步。向朝廷要錢,朝廷無錢。向朝廷要兵,須鎮守關中。
北郡已然被孤立,或者說有些人對於李長生的恐懼,已經超出了自身的安危。李長生此前得罪了太多人,幾乎沒有給自己留後路。
沒有了老皇帝的支援,又不得新帝的信任,沒人容得下這尊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