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我們農民唯一的出路,不讀書以你現在身體想幹什麼?”
“......”李易無言以對,好像是這樣子的,現在他確實唯一想做的就是治好父母的身體,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想做的。
他有點理解衛兮當初的狀態了,看盡繁華後只想安安靜靜度過,拋棄李長生的他只想賴在家裡,陪陪父母,種種田。
“讀書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想在家讀,現在不是有什麼社會考生嗎?”
“這不行,在家怎麼讀好書,我得跟你大伯商量商量。”李父在讀書方面意外的強硬,作為一個曾經的教師,他對於李易的學業非常嚴格,而李易曾經有如此優秀的成績也與他一份功勞。
李易只好求助於旁邊一瘸一拐的母親,叫喚道:“媽。”
母親是一個標準的農村婦女,雖然也知道讀書是唯一的出來,但明顯不是一個理智的人。
“易兒才大病初癒,你急什麼?”
面對妻子,李父頓時有些中氣不足:“我這不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嗎?”
嘟嘟嘟....
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了李家大會,李父拿出手機接聽,李易認出這是趙四的聲音。
“......叔,我這邊路過玉城正好來看看易哥,易哥方便嗎?”
“方便,歡迎歡迎,我這裡正好給李易擺了幾桌慶祝他大病初癒。”
“這...我這邊人有點多...”
“沒事,來多少人都沒事。”
。
。
。
。
寒水村,李家。
在李易小的時候,宗族意識非常盛行,大人們時常會為了水源爆發打架,死人是常有的事情。而他們這些小孩也會效仿大人,以姓氏拉幫結派打架。
今天李家祖祠一片熱熱鬧鬧的,村裡人都知道這是為了慶祝曾經那個有望考上帝京的李家狀元醒了,只不過由於一些人盡皆知的問題大家的議論多少帶點曖昧。
他現在可不是當年風風光光的準高考狀元,而是一個睡了十年的植物人。
沿路上,許許多多的老人探出頭來圍觀他們一家三口,一個得了塵肺幹不了重活的父親,一個瘸腿的母親,一個剛剛醒來的植物人兒子。他們這一家在村裡可頂流,曾經因為李易的成績,現在也是因為李易。
李易感覺自己就像廟裡的神像,逢年過節扛出來遊街。期間沒有人站出來,只不過等他們走遠後立馬響起了激烈的議論聲。開了靈臺的他聽得一清二楚,重複最多的就是“那不是李家的狀元嗎?想當年...”
話沒那麼好聽,但也沒有太大的惡意,像他們這種留在農村的老一輩,最大也是僅存的樂趣恐怕就是八卦和等年輕回家過年,自己已然成為村裡最大的八卦。
比起古代社會,生活在現代的人善良得有些可愛。
他被剝奪了科舉資格,剛剛回村就被幾個大漢討錢,那些宗老看著投資打水漂差點把自己賣去象姑館當男妓了,若不是後來當了私塾老師恐怕日子不會太好過。而他們最惡毒的話恐怕就是睡了十年的廢人,鄙夷沒多少更多是闡述事實。
他們不會來討錢,不會吃絕戶,不會找麻煩,只是茶餘飯後的議論。
還是現代好啊,感謝文明,感謝國家。
“哈~”李易打了個哈欠,整個人宛如一灘爛泥。
接近宗祠,熱鬧的聲音就已經從遠處傳來。李興國把李易放下了,讓他拄著柺杖走進去。
李家宗祠內,坐滿了不知名的親戚,所有人都用一種虛假的熱切眼神看著自己。七大姑八大姨上前和自己寒暄,自己拄著柺杖給一個個男性長輩遞茶。
從始至終,李易波瀾不驚,平靜的讓人有些詫異。說是敬茶更像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機械且精準挑不出任何毛病。
李父對於自家孩子的狀態也頗為無奈,只能用大病初癒神還沒緩過來解釋。
最後眾人皆歡,開始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