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眉山蘇氏蘇允最賢免費>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總要告別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總要告別的! (2 / 2)

加上隨著秋風起,西北早晚溫差極大,就算是都是西夏人習慣苦寒,但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很難忍受了。

西夏高層這會兒亦是有了退意,但卻不見宋朝遲遲沒有和談的打算,也是有些著急了。

而就在此時,宋朝那邊忽而傳來訊息:大宋官家駕崩了!

西夏這邊頓時大喜。

關於大宋朝堂對於戰爭的態度,西夏亦是探知得清楚,滿朝文武,除了趙頊這個大宋官家,參知政事章惇以及小蘇經略相公蘇允是最堅定的主戰派,其餘大臣大多不太贊成打仗。

而參知政事章惇與小蘇經略相公蘇允的勢力並不算很強,關鍵還在於大宋官家趙頊。

如今大宋官家忽而駕崩,那麼參知政事章惇與蘇允便獨力難支,接下來大宋朝廷應該會很快便來和談了!

果然,西夏朝堂所預計沒有出錯,大宋朝堂果然與在宋的西夏使團開始接觸,並且發出再次和談的請求。

西夏朝堂大喜,立即授命西夏使團與宋朝談判。

而這一次,西夏使團的條件則是變得極為苛刻。

首先是雙方地位的問題,西夏提出,宋夏兩國的地位必須有所改變,西夏國主要登基稱皇,與宋朝可以結為兄弟之國。

其次是歲幣問題,歲幣要從原來的基礎上往上翻兩番,時年過節的耗費亦是要翻兩番。

另外,宋朝必須不得阻攔大夏的青白鹽進入西北售賣。

而關於之前的俘虜,則是要求宋朝無條件釋放。

至於領土上的要求,則是按照兩國實際佔領來進行重新劃分國界。

這個要求令得宋朝負責談判的人很是為難,這個要求被反饋到了高太后那邊去了。

高太后趕緊招來文彥博、司馬光等人商議。

文彥博對此倒是有些遲疑,認為兩國地位上的問題以及領土上的問題不是可以談判的問題,但是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其餘的儘可以談。

司馬光則是堅定得多,他認為,兩國問題要維持原狀,但是雙方有爭議的領土,原本便是五路伐夏時期以及米脂之戰之中奪過來的,本就是屬於西夏的領土,還了若是可以止戈,那麼也沒有什麼不好。

至於其他的條件,除了歲幣還可以商議一下,其餘的盡皆可以應承下來。

高太后與司馬光、文彥博商議之事傳出去之後,頓時讓有識之士大為憤怒,尤其是章惇,直接在朝會之上面斥司馬光這乃是賣國之舉,於是雙方又再次爭吵起來。

高太后本就對章惇這些變法派十分不滿,見章惇如此,頓時有將章惇趕出朝堂之意,於是在高太后的授意之下,御史彈劾章惇在西北戰事上決策錯誤,致使事態糜爛至此,建議朝廷將章惇貶黜。

於是高太后夥同王珪、張璪、司馬光等人將章惇貶謫去地方任職。

蔡確倒是為章惇說話,但終究是拗不過大勢,只能眼睜睜看著章惇被貶出朝任汝州知州。

而在之後,高太后召回呂公著、範純仁這些舊黨,連同蘇軾那邊也發去任命,將其復為朝奉郎知登州,這就是意味著朝廷已經要重新啟用蘇軾了。

蔡確見到這麼多的舊黨迴歸朝堂,知道新法一黨已經是走到頭了,便趕緊自請外任。

然則高太后卻是拒絕了他的請求,以蔡確需要做先帝山陵使,不可在此時外任的理由拒絕。

隨後御史劉摯、王巖叟接連彈劾他,擔任賢弟山陵使時,靈車出發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從,回來後,還不請罪。

隨後又彈劾他在熙寧、元豐年間,冤假錯案和苛政,蔡確由頭至尾都參與了,因此應該嚴加審查云云。

九月底,蔡確因為各種罪名被罷為觀文殿學士、知陳州。

至此,蔡確、章惇都被貶謫出朝堂,隨後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韓縝為右相,並用韓縝兩個侄子為列卿,又讓司馬光為參知政事。

而王珪那邊也好不到那裡去,趙煦登基後,大封朝臣,進王珪為金紫光祿大夫,封岐國公,卸了王珪首相之位,沒有過些時日,王珪便逝世。

張璪也沒有好下場,受到言官的彈劾,以資政殿學士、知鄭州。

御史中丞李定亦是被彈劾,隨後被貶知青州,御史中丞則是由劉摯擔任。

何正臣等新法大臣亦是一個都沒有逃過,被一一貶謫。

這些新法大臣被彈劾、貶謫、舊黨大臣迴歸,就發生在短短的十天半月之內,朝堂上下很快便換了一副面貌!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