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聽晟押送數萬俘虜輸送去後方,竟然能夠被八百騎踏破營盤,自己死了不說,還整個大營盡皆潰散。
而銀州城這麼大的一個雄城,竟然一點警惕心都沒有,讓人給混了進去,還挑動了內亂,連著李皇叔都折了進去?
真是豈有此理!”
說起這個葉悖麻,還真不是無名之輩,他就是宋夏永樂之戰中西夏的主將,永樂城之戰,令他在西夏朝廷上的話語權大大增加。
這一次進攻大宋,便是他的主意,他藉著永樂城大勝,脅迫梁太后出兵,本想著再次立下大功,沒想到竟是宋軍堅守不出,無論他拔除多少堡壘,宋軍便像是縮頭烏龜一般,怎麼也不肯出來。
雖說他拔除一兩百堡壘,俘虜數萬百姓,財寶無數,看似積小勝為大勝,但這在戰略上並沒有什麼益處,僅僅在邊境推進幾十公里,也沒有可以堅守之處,一旦己方力竭,宋人一個反擊,便可以讓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
所以,看似氣勢如虹,實則已經是危機重重了。
原本有數萬俘虜,數十萬貫的戰利品運送回去,也算是能夠交代過去,但現在什麼俘虜、什麼戰利品全都沒有了,連同銀州城也是半廢,累得李皇叔亦是身隕,葉悖麻心裡已經是大懼了。
他害怕什麼,自然是兵敗之後梁太后的清算!
他葉悖麻能夠出頭,是因為後族大將梁永能在米脂城外的無定河之戰裡被種諤一戰打得懷疑人生並從此一蹶不振,如此這才給了葉悖麻和仁多伶仃出頭露臉的機會。
6=9+
而梁永能本是梁氏兄妹掌控軍隊的柱石,奈何他不爭氣,因此梁乙埋當然不想讓軍權脫離自己的掌控,可他也不爭氣,三次蘭州之戰他可以說盡顯自己戰場廢物的本色,這讓他不得不依靠非嫡系的葉悖麻來支撐大局。
葉悖麻敏銳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永樂城之中戰坑殺宋軍二十萬,這讓他一躍成為西夏的名將。
他攜永樂城大勝而歸,立即要挾梁氏兄妹,讓他再次攻打宋朝,以建立更大的功勞,以此徹底掌握軍權。
但現在發生這種事情,葉悖麻現在整個人都麻了。
若是這個場子找不回來,到時候這所有的失敗都要歸結在他頭上,到時候梁太后兄妹定然要清算自己,自己定然是沒有活路的!
草他媽的仁多伶仃,若不是他的慫恿,自己何必在永樂城大勝之後,又立馬發動這麼一場大仗!
葉悖麻心中怒罵,但心下卻是在快速思考此事應當怎麼解決。
葉悖麻思慮了一番,便定下兩個策略,一個是立馬整飭銀州城,保住銀州城不被宋軍佔領。
另外便是要打下宋國的大城,並且守住,保住之前打下來的幾十裡的佔領地,這般一來,才算是有了戰功,梁太后兄妹就算是要清算自己,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葉悖麻琢磨了一下,將目光盯向撫寧城。
相比起附近的幾個大的城堡,無論是米脂寨、克戎寨、綏德城,要麼可以據險而守,要麼本身就是極為堅固的大城,想要攻打而下,難度極高。
但撫寧城卻是一片平原,不僅無險可守,也不如其他城池那般堅固,只要不惜傷亡,是有可能攻打下來的。
當然,打下撫寧城不是最終目的,最終還是要誘出宋軍,與其在野外作戰,若是能夠誘出那八百騎,將其覆滅,割下那個小蘇經略相公的腦袋回去交差,就算是梁太后也不敢多說什麼。
畢竟那可是一路經略使,與宋朝交手百餘年,可沒有殺過經略使這個級別的高官。
葉悖麻亦不是有勇無謀之輩,他定下了策略,便就此做起了準備,先是尋了俘虜問起這小蘇經略相公的來歷,卻是讓葉悖麻頗有些吃驚。
“狀元郎、經義大家、蘇子瞻的侄子、大宋人樣子、三國演義的作者……這小蘇經略相公頭銜倒是挺多啊,來人,去尋一本三國演義來,本帥要研究研究!哦,尋一個說書人來。”
葉悖麻早就聽說宋朝有一本特別有意思的話本叫三國演義,不過忙於打仗,也沒有時間接觸。
他們現在就在宋地,這兩樣都好找,很快便有三國演義以及一個說書先生被送了過來。
在刀劍的脅迫之下,說書先生開始給葉悖麻講起了三國演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