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事隔一百多年之後,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命裴松之為之作注。針對陳壽之書“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的缺憾,裴注與以往重在訓釋文義的史注不同,而著力於史實的增補。
我建議你要看便看這個版本,雖然還是有些缺陷,但大略瞭解已經是足夠了。
我這裡恰好有一本,你拿著看,有什麼不明白不瞭解的可以隨時問我。”
隨後蘇軾帶蘇允進入他的書房,隨後蘇軾隨手朝著一個書架勾勒了一下,道:“吶,這一排便是了。”
蘇允看了佔了書架整整一排的十幾本書,頓時有些傻眼,道:“這麼多?”
蘇軾笑道:“陳壽之三國志不過三十來萬字,但裴松之所注內容超過陳壽原著之三倍,因此有上百萬字,可不就是這麼多麼。”
蘇允咋舌道:“了不得,了不得。”
蘇軾笑道:“那你還看麼?”
蘇允咬咬牙,道:“看啊,必須看!”
蘇軾滿意點頭,他對蘇允這一點還是蠻讚賞的,蘇允雖然不想科舉當官,但學習上卻沒有懈怠過,無論是學詩詞也好,抄寫漢書也罷,亦或是學公文,與蘇轍學孟子,都從沒有懈怠過,是個挺好學的人。
不過想想也應當如此,蘇允平日裡展現出來的聰明才智,可不是那種不經讀書的小聰明,相反有一種淡定從容的讀書人風範,想來亦是有所積累的。
蘇軾這般想道,但卻沒有想到蘇允對三國志尤其痴迷,自從拿到了書之後,便一改常態足不出戶了。
連好友周湛過來催著他搬去小院,都讓蘇允給轟出去了,連著好幾天都沒有出門,連吃飯都得阿回端進去。
蘇軾亦是心中好奇:這三國志真有那麼好看?
於是蘇軾趁著一次吃飯,喚住了阿回,接過飯菜端進去,看到蘇允已經淹沒在書海之中。
只見十幾本厚厚的三國志擺滿了書桌,又有一沓一沓裝訂好的紙張壘成了高高書山,而蘇允埋頭快速書寫。
蘇軾將飯菜放在一張椅子上,然後拿起裝訂好的冊子,開啟一看,頓時有些吃驚。
只見冊子裡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裡面有年表、人物小傳等等,光是劉備、曹操、孫權人物小傳便獨佔了三本冊子,另外還有數百三國人物的各自小傳,又有各種戰役的記錄等等。
蘇軾不由得更為吃驚,按照蘇允這般做筆記,這筆記做完之後,不得也有上百萬字?
他這般做法又是作甚?
“阿允,吃飯啦。”蘇軾溫聲喊道。
蘇允抬起頭來,看到是蘇軾,笑了笑道:“叔父,怎麼是你送飯?”
蘇軾看到蘇允雙眼遍佈血絲,有些心疼道:“你看書便看書,也要注意休息嘛,這幾天是不是都沒有怎麼睡覺?”
蘇允笑道:“那不能,我每天都要睡一兩個時辰的。”
蘇軾聞言頓時有些擔憂道:“才睡一兩個時辰,那怎麼夠,來日方長,這書慢慢看便是,我又不會跟你拿回來。”
蘇允已經坐到地上,就著椅子上的飯菜大快朵頤起來,聞言笑道:“時間緊,任務重,不得不如此。”
蘇軾愕然道:“什麼任務?”
蘇允心下一笑,若不是你幫的倒忙,我何至於此,現在還不知道你弟弟要幹什麼事情,我不得趕緊先準備準備?
蘇允笑道:“我想寫點好玩的東西,東漢末這段歷史太精彩了,我做了許多的筆記,乾脆想著將其演繹一下,完整記錄下來,或許可以成為一本有趣的消遣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