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更是因為蘇允,從一個閒職調任為右司諫。
右司諫可不是什麼閒官,這個職位雖然只有七品,但言官曆來職卑但權大,當了右司諫,以後可算是朝廷的一個實權人物了。
右司諫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官職,設定於北宋太宗端拱元年,由右補闕改置而成,主要負責規諫諷諭,品級為七品。
在北宋時期,右司諫的職責包括對朝廷的政策和決策進行監督和建議,確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嗯,換成大家可以看懂的字眼就是,這個右司諫相當於後世的監察專員,以及政策顧問。
就是說,蘇轍現在雖然品級低,但實際上已經有監督政策,甚至叫停政策的權力了。
至於官家為什麼要給自己一個右司諫,是因為自己在秘書省。
改制之後,秘書省與崇文院有關聯關係。
因為蘇允在崇文院閉關寫書,自己在秘書省,傳出去難免又有自己代筆的嫌疑。
於是官家乾脆將自己給調出秘書省,另加委任。
但是調出秘書省,還有諸多閒職可以委任,但官家就是給了自己一個右司諫的關鍵職位。
這是什麼意思?
一是為了酬功。
蘇允寫出《孟子集註》,這是為官家的文治新增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原本官家該好好重賞蘇允的,但蘇允現在還是白身,也賞賜不了什麼東西。
而這會兒又要寫《四書章句集註》,官家為了讓蘇允更有動力,於是提拔自己上來,以安蘇允之心。二是當下的形勢,自己作為蘇允的叔父,若還是身居閒職,如同之前有人造謠生事,但自己手上沒有半點權力,別人自然肆無忌憚。
但現在身為右司諫,手握監督官員的利器,任是誰想要再次對付蘇允,那可得好好想一想了!
要知道,雖說諫官與御史有所區別,若是唐代宋初,諫官只負責勸諫皇帝,並不能監督百官。
但現在言諫御史的職能已經慢慢混淆,御史可以勸諫皇帝,而言諫亦可以監督百官。
所以,自己這右司諫,完完全全便是因為蘇允而得。
蘇轍雖然因為又有施展才華之平臺而欣喜,但又再次承恩於蘇允,心中總是感覺有些羞愧。
別人家的侄兒都得依賴叔父餘蔭,而自己這個當叔父的,不僅不能蔭及蘇允,還常常因為蘇允得到好處。
唉,想一想,真是慚愧難當,不過,午夜回思之時,又難免慶幸與欣喜。
嘿嘿,我有好侄兒,你們可沒有!
……
門外有輕微腳步聲起,隨後有放置東西的聲音。
蘇允放下筆,揉了揉手腕,用毛筆寫書真是受罪。
寫了一早上,手腕已經酸得不行,乾脆起身開門,見老丁正將熱茶、以及食盒放置在門口的桌子上。
蘇允笑道:“拿進來吧。”
老丁趕緊將食盒以及熱茶端進來,見書桌上鋪滿書本,趕緊道:“老朽先將外面的桌子搬進來權當飯桌,稍後我尋摸一張專門的飯桌給您。”
蘇允點點頭道:“好,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