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說一,VR技術用來遠端、身臨其境的召開聚會,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那麼,在VR技術出現之前,天才俱樂部如何每月召開聚會呢?”
林弦相信。
天才俱樂部一定有著悠久的歷史,肯定不會是VR技術出現後才成立的。
在這之前,他們應該同樣有隱藏身份的顧慮。難道……之前一直是透過網路聊天室的方式聚會?
“就算如此,那再之前呢?網際網路技術出現之前、個人計算機出現之前呢?”
林弦搖搖頭。
那應該就沒辦法了,肯定必須親臨會場、線下聚會才行。
不知道那個時候,天才俱樂部散會後,會不會真人PK。
也不知道,那個古早年代的天才俱樂部裡,到底有多少位成員、還有多少人能活到現在。
包括現在俱樂部裡面有多少名成員,林弦也同樣很好奇。
“三天後,7月1日。”
林弦看著書桌前的日曆:
“就會揭曉答案。”
VR裝置家裡肯定是沒有的,這兩天去買一個吧。
好像去年蘋果新品釋出會上,公佈了一款VR眼鏡裝置,前段時間才正式開始售賣。
也不知道支不支援NFC功能。
“明天去專賣店看一下,反正VR裝置並不難買,各種品牌都有,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隨後。
林弦看向第三條會規。
這一條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說是為了保護隱私、防止身份暴露,參加聚會時必須佩戴一副面具。
額……
如果是線下聚會,佩戴面具隱藏身份,林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利用VR眼鏡和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的網路聚會,還有什麼必要戴面具呢?
本身,大家就是以一個虛擬的網路形象參會。你可以隨意捏造自己的形象,可胖可瘦,可高可矮,包括臉型五官和髮型,都可以隨意設定。
只要你想,全都可以是假的,甚至性別都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任何暴露的風險。
可以說,從隱藏身份的角度而言。
VR裝置+網路會議已經非常完美了,在這種前提下繼續戴面具,完全是多此一舉。
更何況……
“頭上已經戴著VR眼鏡或者VR頭盔,還要如何戴面具呢?”
林弦撓撓頭。
著重留意到第三條規定裡,中間那段字眼——
【按照俱樂部傳統】。
這就不難理解了。
“看來,我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最早期、上個世紀天才俱樂部聚會時,一定採用的是線下聚會方式,所以每一位成員為了自身隱私和安全,都必然會佩戴面具遮面。”
“現在雖然進入網路時代,但是傳統不能丟,好吧……真是奇怪又固執的儀式感。”
林弦大致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