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新澤西,普林斯頓,馬舍爾大街112號。
愛因斯坦坐在沙發上,觀看早間新聞的轉播。
氫彈的研發一直是米國最高機密,他也和所有人一樣,是今天早上看新聞才得到訊息。
氫彈的原理和原子彈不同,是核聚變的一種,就和太陽一樣,這是屬於恆星和宇宙最原初的能量……比之核裂變釋放的能量要多得多。
電視機裡,主持人已經唸完稿件,畫面切換到一架攝像機的遠景。
距離很遠很遠,還隔著海,根本看不清楚遠方有什麼。
可突然!
劇烈的白光!
爆炸!
大地在顫動!
沖天的火球!
一直到十幾秒鐘之後,爆炸聲音才轟然傳來,並攜帶著滾滾氣流,讓攝像機鏡頭劇烈搖晃。
與此同時……似乎還有一些射線打在錄影帶上,呈現出一片斷斷續續、密密麻麻的白色雪。
漸漸。
遠處天邊的火球慢慢熄滅,化作滾滾紅色煙霧向高空聚集。
蘑菇雲……
巨大的蘑菇雲屹立於天地之間。
翻滾。
旋轉。
聚集。
升高。
灰紅色的蘑菇雲越來越大,一直到這段影像結束,它都仍舊在徐徐上升……像是一塊快速增長的腫瘤。
看著這巨大的破壞力。
愛因斯坦一陣恍惚。
他並不是擔心害怕,也不是擔憂顧慮。
換作是之前的他,可能此時看到這比原子彈厲害數百倍的氫彈爆炸,必將陷入絕望泥潭。
可現在不一樣了。
昨天和那位名叫道格拉斯的年輕人聊過天,他回來後也想了很久,感覺核威懾、核反擊、核報復這些概念非常現實,或許不久之後這種全球性局面就會形成。
愛因斯坦很清楚。
要想形成核威懾,那自然是武器威力越大越好;威力越大,威懾越大,發動戰爭也就變得更加謹慎。
道格拉斯說的對。
氫彈的引爆……等以後蘇聯那邊也擁有氫彈後……這對世界長久和平而言並非壞事。
而他現在之所以恍惚。
是因為剛才氫彈爆炸時的畫面,給了他一些前所未有的靈感。尤其是爆炸產生的輻射與射線打在攝像機膠帶上時,那密密麻麻、霹靂霹靂閃爍的雪白點。
這種密佈的白點,讓他想起自己曾經提出又推翻、甚至被自己稱作人生中最大錯誤的一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