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季攸寧不能死,羽生次郎難道就不擔心,將季攸寧交給餘驚鵲之後,被餘驚鵲洩憤的殺掉嗎?
羽生次郎當然不擔心了。
因為餘驚鵲已經夠丟人了,那麼現在自然是不想更加丟人。
所以季攸寧回去,餘驚鵲不管是折磨季攸寧也好,虐待季攸寧也好,但是就是不會殺人。
畢竟你殺了人,那麼流傳度只會更廣,而且那些聽到風言風語,不知道應該不應該相信的人,就會相信。
現在知道的人,大部分是警員和憲兵,但是普通老百姓,從他們嘴裡,瞭解不到太多訊息。
更多的人,是當天搜查的時候,在附近看見的人。
只是這些人的話,大家是將信將疑。
可是如果餘驚鵲殺了季攸寧,誰會將信將疑,豈不是都信了?
所以羽生次郎認為餘驚鵲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就不會殺人洩憤,讓季攸寧生不如死,不是更好嗎?
正是因為這一點,羽生次郎根本就沒有提什麼季攸寧不能死,他知道季攸寧死不了。
這樣的觀察,才是最正確的觀察。
不然羽生次郎擔心什麼?
擔心自己告訴餘驚鵲,說季攸寧不能死,餘驚鵲就猜到了,自己是想要去觀察張志成的反應。
可是羽生次郎不僅僅是想要觀察張志成的反應,還想要觀察餘驚鵲的反應呢。
如果將這個訊息告訴餘驚鵲,那麼餘驚鵲的反應你肯定是觀察不到了。
其次就是,羽生次郎擔心餘驚鵲自己搞鬼,在裡面挖坑給張志成跳,到時候張志成上當了,和軍統沒關係都變得有關係了。
這樣的可能存在嗎?
當然是存在的,餘驚鵲作為特務科的科長,這一套肯定是輕車熟路。
張志成這種外國回來的人,這方面的經驗根本就沒有,怎麼可能是餘驚鵲的對手。
所以如果讓餘驚鵲知道羽生次郎想要做什麼,反而是會被餘驚鵲利用,到時候張志成就算是有問題了,你說羽生次郎是相信呢,還是不相信呢?
正因如此,羽生次郎只是表示讓餘驚鵲將季攸寧帶走,是不想被張志成心煩了,其他的意思,一點也沒有表達。
羽生次郎不表達,餘驚鵲心裡也知道,他卻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感謝羽生次郎。
之後餘驚鵲就從憲兵隊,將季攸寧帶走了。
季攸寧出來的時候,看到餘驚鵲,有點驚慌,她的眼神在尋找,卻沒有找到張志成的身影。
這些細節,羽生次郎都看到了。
羽生次郎同樣看到了餘驚鵲的細節,他看的出來,餘驚鵲因為季攸寧的動作,現在非常氣憤。
但是羽生次郎同樣也看的出來,餘驚鵲在極致的忍耐。
畢竟餘驚鵲嫌丟人還不夠嗎?
難道要在憲兵隊裡面,繼續丟人嗎?
所以餘驚鵲一言不發,帶著季攸寧離開,連和羽生次郎告別的事情都忘了。
望著離去的餘驚鵲,羽生次郎命令下面的人,注意一點。
不用盯著餘驚鵲,畢竟容易被餘驚鵲發現。
只要盯著餘驚鵲的家裡就行了,確保季攸寧不會消失,或者是張志成不可能派人救季攸寧就行了。
雖然季攸寧不一定是紙鳶,只是現在要未雨綢繆,該防備的地方,就要防備起來。
局羽生次郎已經佈置好了,接下來就是要看,大家是什麼反應了。
餘驚鵲開車回家,一路上都沒有說一句話。
下車,回去房間。
季攸寧默默跟著。
回到房間的一瞬間,餘驚鵲就扭過頭來,擁抱住了季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