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憲兵隊出來,餘驚鵲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舒了口氣。
原本以為這件事情,餘驚鵲是邊緣化,只要承認一半的責任,然後在特務科找一個替死鬼,將遮羞布留著就行了。
誰知道蔡望津報仇之心很重,讓餘驚鵲來舉報劍持拓海。
一方面是報仇,一方面也是讓餘驚鵲不能躲在後面。
所以局面就變成了現在這樣,至於羽生次郎心裡現在怎麼想的,餘驚鵲還真的不知道。
回去特務科,餘驚鵲告訴蔡望津,自己已經將該說的都告訴羽生次郎了。
蔡望津沒有問的很細節,只是點了點頭,就讓餘驚鵲離開了。
至於羽生次郎,在餘驚鵲走了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劍持拓海殺人?
劍持拓海知道這個女學生的身份,怎麼還敢殺人?
可是恰恰是因為劍持拓海知道這個女學生的身份,才知道殺了這個女學生之後,對餘驚鵲和蔡望津的影響。
難不成真的是劍持拓海?
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就是一個生根發芽的過程,當你沒有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可能一輩子都想不到。
可是當你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想要再說服自己忘記和放棄,你才會發現同樣做不到。
羽生次郎第一次感覺到了頭疼。
如果是蔡望津不滿日本人的做法,殺了女學生洩憤,這件事情在羽生次郎看來,都沒有這麼頭疼。
可是劍持拓海的話,就不一樣了。
劍持拓海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非常過分。
且不說殺人不殺人,單單是劍持拓海連羽生次郎都想要利用,這就是羽生次郎心裡不能接受的。
劍持拓海在羽生次郎面前怎麼說的?
說餘驚鵲抓人有問題,不應該被地下黨騙。
說女學生死的有問題,蔡望津抓到的所謂的地下黨,都是假的。
可是如果一切都是劍持拓海做的,他說的這些豈不是都是假的,欺騙羽生次郎。
欺騙!
這個行當裡面,就是爾虞我詐,但是真的被人騙到自己頭上來,那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心裡的念頭揮之不去,除了不懷疑餘驚鵲之外,羽生次郎是一邊懷疑蔡望津,一邊懷疑劍持拓海。
餘驚鵲反而是沒有嫌疑的。
在女學生死了之後的第三天,蔡望津將餘驚鵲叫去辦公室,告訴餘驚鵲讓學校裡面的警員撤回來。
“怎麼撤回來了科長,學校裡面的地下黨還沒有抓到呢?”餘驚鵲不甘心的說道。
學校裡面肯定有地下黨,還利用了餘驚鵲,讓餘驚鵲抓了日本人回來,這餘驚鵲肯定記恨啊。
心裡打定主意是想要抓到這些地下黨,但是還沒有進展,怎麼就撤離了?
“執行命令。”蔡望津也不想這樣做,但是是日本人的命令。
其實餘驚鵲心裡樂意,只是表面上還是裝出來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讓李慶喜帶著人回來。
餘驚鵲知道,女學生死了,日本人不敢公開女學生的真正身份。
而且女學生就是兇手,組織也開始讓社會各界的人給日本人施壓,日本人不得不同意將警員從學校裡面撤回來。
至於學校,日本人應該不會放棄調查。
畢竟這一次的事情裡面,學校表現出來了,非常不同尋常的情況。
日本人一定會盯著學校不放,不過都會變成暗探,不會對普通學生有什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