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內,太宗皇帝、三藏、靜軒居士三人秉燭夜談。
大部分時間都是太宗說,三藏和靜軒居士聽。
這個皇帝太能侃了。
從他的治國方針,說到老百姓的生活細節,又扯回到邊疆策略,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洋洋灑灑,整理出來不下三萬言。
靜軒居士聽得直打瞌睡。
另外也急著回去天界跟老師報平安, 就想著儘快結束這次談話。
冷不丁地,他站了起來,把太宗和三藏嚇了一跳。
靜軒居士隨後又坐下,淡淡地說道,
“坐的久了,腿有些麻, 起來活動活動, 陛下您繼續!”
哦~
太宗想了想,也發現自己跑題了。
面帶歉意地說道, “關於西天取經之事,聖僧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想請司正幫忙,參詳參詳!”
早說啊!
扯那麼多沒用的幹嘛。
“聖僧的想法是怎樣?”
靜軒居士轉向三藏。
“從長安出發,去往西天大雷音寺,但是沿途,要多走幾個地方。”
“可行!”
正好沿途把散養的靈脈收一收,靜軒居士立刻點頭。
“順便進入須彌山!”
三藏圖窮匕見,終於說出了他的真實目的。
“西天取經和進入須彌山有什麼必然聯絡嗎?”
這根本就是兩件事。
“《大藏經》中良莠不齊,很多都扭曲了釋迦祖師的原意,取回一部不能度人的經文,又有什麼意義?”
原來你也知道!
那還取經有什麼意思?
靜軒居士一直有件事想不通,西遊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之前也問過小星主,小星主說是天道的安排,讓他去問天道。
“這件事,是朕的主意。”
太宗皇帝接過了話頭,一本正經地說道,“雖然《大藏經》不盡如人意, 但司正可曾想過,真正流傳世間的,到底是經文,還是取經人的故事?”
什麼意思?
靜軒居士瞬間轉頭看向太宗,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扭到了。
“朕的想法很簡單,就透過這件事,為千秋後代樹立一個典範。讓所有人,都看到我大唐的精神。就算再過幾千年,朝代更迭,再沒人記得我李世民,卻總有唐人的故事在這世間流傳。”
太宗皇帝眼裡閃著光,身為帝王,他所看到的,絕不是事情的表面,而是千秋萬代之後的身後之名。
“既然重要的不是經文,是取經人的故事,那這故事怎麼寫, 就得由唐人自己定!”
唐王李世民, 太宗皇帝,這位名載史冊的千古帝王,擲地有聲,提出了對西遊全新的見解。
“大雷音寺,佛祖,哼哼,朕從沒覺得他們多了不起。但上得須彌山,見識世界之外的世界,那才是前所未有的壯舉。朕會傾舉國之力,助聖僧得償所願。”
明白了!
小星主給你也洗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