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天下珍玩唐易筆趣閣> 第1198章 昆吾八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8章 昆吾八劍

 “怎麼了?”司馬六首先湧起的念頭就是,這是高仿?明代的高仿?但是仔細一想,自己又給否了,顯然不太可能。

“這是一套。但是這一套,應該不會只有兩把!如果只有兩把,形制上可能會一致或者有相互有勾連的地方,但是這兩把劍差異比較大!”

唐易說著,突然一拍腦袋,“莫非?”

接著,唐易又仔細去看銘文最後的兩個字。看了半天,還是不能確定,不過眼神中卻是明白了幾分。

文佳又看了看兩把劍,雖然歷經兩千餘年,但看上去仍舊十分鋒利,寒光閃閃,轉而對唐易說道,“聽你這意思,雖然不能完全確定這兩把劍的名字,卻知道出自何處?”

唐易點點頭,“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是春秋時越王勾踐督造的八把名劍中的兩把!”

“莫非是昆吾山之銅的傳說?”文佳好似想起什麼來,“不過,具體是哪八把,我記不起來了。”

這個昆吾山,不是崑崙山,是出自《山海經》的上古山名,記載昆吾山是屬於濟山山系,在陽山以西兩百里。

“根據《拾遺記》的說法,昆吾山其下多赤金,顏色似火。當年黃帝戰蚩尤,在這個地方陳兵,想打井取水,結果挖了百丈也沒發現有泉,卻發現地下的石頭大多是紅色,用這種石頭能鍊銅,而且銅質很好。後來越王勾踐用白馬白牛祭祀昆吾山神,開採這種礦石鍊銅,督造出了八把名劍!”唐易解釋道。

“這都是傳說,從未有人發現過這八把名劍。”文佳介面,“不過,根據你說的,這兩把青銅劍的顏色確實有點兒特殊,青中閃紅。”

“徐海久在吳越之地活動,勾踐還曾滅吳,徐海的經常活動之地,就是當年越國國土的範圍,能得到劍,也不算奇怪!”唐易忽而點頭,“而且,這兩把劍,應該是對他有用有利的。”

《拾遺記》其實是一部神話志怪集子,所以裡面記載的東西未必是真的。不過,對這八把名劍,記錄的倒是很詳細。

其一,名為“掩日”,以劍指日,則日光黯淡。這個根據陰陽五行理論,金,陰也,陰盛則陽滅。這說明,這把“掩日”,質地純粹,金氣強悍,故而能排八劍之首。

其二,名為“斷水”,號稱用劍划水,水能分開。

其三,名為“轉魄”,以劍指月,月宮竟能倒轉。

其四,名為“懸翦”,如有飛禽經過,觸到劍刃,就會被斬為兩段。

其五,名為“驚鯢”,若用劍渡海,大型海中魚類就會避開潛入海底。

其六,名為“滅魂”,夜間帶著出去,遇不到什麼魑魅魍魎一類的東西。

其七,名為“卻邪”,妖魔鬼怪見了就會臣服。

其八,名為“真剛”,切玉斷金,跟砍瓜切菜一般。

這八把名劍,對應的是八方之氣,所以才各有其神奇的地方。

不過,既然是出自古代神話志怪的記錄,即便是真有這八把名劍,那肯定也有誇張地方。比如“轉魄”,指月則倒轉,這怎麼講也是講不通的。

唐易指著那把比較寬大的劍的最後一個字,“我雖然不認識鳥蟲篆,但是這個字,很像是一個‘水’字,因為水是象形字,即便是鳥蟲篆,那種水的感覺能看出來!”

“你的意思是,這把是斷水?”文佳和司馬六異口同聲。

唐易點點頭,“徐海是個海盜,常年在海上活動,這把‘斷水’,就算不如傳說中那麼神奇,但是心理上的那種安慰也很了不得。所以極有可能。”

“試試唄!”文佳笑道,“浴盆放水試試。”

“別!”司馬六連忙道,“這個你也信。金屬沾水,沒什麼好事兒,這把劍保護都來不及,你還讓它沾水!”

“這昆吾八劍顏色特別,我猜,冶煉的時候雖然和普通青銅一樣,但是礦石中肯定有什麼特殊成分,導致冶煉出來的青銅不僅堅硬鋒利,而且很難生鏽。”唐易道,“你們想,‘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表面是有一層防鏽的花紋塗層,這個就沒有,說明越王和鑄劍師明白這一點。”

司馬六看向唐易,“你不會也想試試吧?”

唐易笑道,“剛才文佳是開玩笑的,這是兩千多年前的東西,當然不能亂試。”

文佳也笑了,拍了拍司馬六的肩膀,“老兄,你太緊張了。”

司馬六咳嗽一聲,“不過這劍劍柄很長,如果雙手握持,是有點兒划水的樣子。”

“那這把呢?”文佳復又拿起了另一把偏小一點兒的劍。

“這倆字兒,也有端倪,你們看,最後一個字兒,裡面似乎畫了一條魚的形狀,魚也是象形字。八把劍裡面,只有‘驚鯢’帶魚。而且,這個也跟出海有關,所以,我猜測,有可能是‘驚鯢’!”唐易接著分析道。

“這把劍,劍尖特別長,而且更紅,真有點兒魚槍的感覺。”文佳哈哈笑道。

唐易卻若有所思,“徐海得到兩把劍,而且都是對他有利的兩把,應該不會這麼巧。恐怕,他有可能八把都得到了!我看過另一本神怪筆記,延續了《拾遺記》的說法,說這八把劍鑄成,都有了自己的靈氣,越王后來秘密建造了一個劍冢,八劍埋於此冢。徐海,很可能是發現了劍冢!”

“你的意思是說,他得到了八把劍,然後分頭藏了起來?”司馬六問道。

“不一定是藏,有可能送人了,有可能賣了。他一個海盜,求財之心很重,對這些劍興趣未必很大,但是這兩把對他有用有利,所以留下了。”

唐易接著說道,“這個‘元寶島’北可進倭國,南可回華夏,而且便於找尋,藏劍於此,怕是留了條後路,不論是在華夏慘敗還是被倭寇驅逐,都能從此島取劍,於流落之際求吉保命。只是他最後被圍剿,沒來得及取出。”

“如果其他六劍是送出或者賣掉,為何至今沒什麼端倪呢?”文佳沉吟道。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