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倒是覺得很意外,難道東都計程車子都不讀《國策》的嗎?
桌上那一摞書籍中,李復很小心的將其中一本泛黃的書籍抽出。楊子虛一楞,而後覺得這本書籍很是眼熟。
對了,昨日進李復房間的時候,李復桌子上擺放的就是這本書籍,連上面的水漬都是一模一樣的。
“先說明了,這本書你只能借閱,不能拿走。這書我回頭還有送走。”李復忽然想起了臨走前夫子說過的話。要不是楊子虛今夜要看,李復自己都差點忘記了。
“你確定這書就是《國策》?”楊子虛疑惑的看著李復,很小心的翻開書籍。
“我記得夫子說過,這本就是《國策》應該不會錯的。今日下午在酒樓的時候我就想問你來著,東都難道都不讀《國策》的嗎?”李復聳了聳肩,說道。
“你真是走了大運了。”楊子虛目光死死的盯著這本泛黃的古籍,細細的看著。
……………………
月光漸漸東斜,已經快到寅時,楊子虛終於看完了那本薄薄的古籍。
而後一把拍醒靠在床頭昏昏欲睡的李復。
“看完了?”李復揉了揉迷糊的雙眼,看著坐在眼前的楊子虛,疑惑道。
楊子虛坐在李復的面前,臉上表情凝重,左手不斷的撫摸這自己的下巴,想是要在自己光潔的下巴上扣出幾根鬍鬚出來。
“怎麼了?”李復眉頭微皺,並未見過楊子虛這麼凝重的表情。
“你相信我嗎?”半天,楊子虛才冒出這短短五個字。
“相信啊。”李復雖不解其意,但還是如實答道。
“記住,以後千萬別和任何人說你看過《國策》”楊子虛認真的說道,這和他往日的嬉笑表情截然不同。
“為什麼?”李復問道。
“《國策》這本書關係重大,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對了,你先前說這本書你要送走?送哪去?”楊子虛看著李復問道。
“你等下。”
開啟櫃子,李覆在包裡翻了好一會,終於找到了一塊紅布包裹著的匣子。
開啟匣子,裡面是三封信件還有半塊殘玉。臨行前,夫子交給李復這個匣子,吩咐李復要等到元宵會試以後在去開啟。裡面寫著接下來李復要在東都所做的事情。
但現在雖然沒有到開啟的時間,可楊子虛的神情並不是在和自己開玩笑,可見這本《國策》來歷甚大。
開啟匣子,一封是寫給李復自己的。一封地址是太廟,另外一封則是萬花巷六十三甲號。這個地址李復並不知道在哪裡。
“怎麼樣?”楊子虛待李復看完信件後,急忙問道。
李復的臉色並不是很好,夫子在信上並沒有過多的說明什麼,但卻寫明瞭讓李復完成一件事情……
“書是送往太廟去的。”李復看完信後,並沒有將信收起。而是放在燈盞上燒了。
“信上寫了什麼?”楊子虛靜靜的看著李復的舉動,並沒有要看那封信的意思。他知道,李復並不想讓他知道信上的內容,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沒事,只是後天我可以去一趟太廟。”李復認真的說道。
“你沒事吧?去太廟?你可知道,太廟除了三公和陛下,誰都進不去的。”楊子虛有些摸不著頭腦。
大唐中,誰都知道,太廟不得擅入,甚至連皇族中也只有區區幾人有資格可以踏足太廟的大門。李復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且他說的是可以去,那麼,也就是說他不僅必須要去,而且還是堂堂正正的進入太廟中。不過,他的自信從何而來呢?
“沒事,睡吧,明日的東都,恐怕會比今日更加的精彩了。”李復神采奕奕道,他忽然間感覺到一股熱流在身體中慢慢的流淌著………….
今夜東都不眠的,恐怕不止房內的這兩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