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說殷明是文聖、是強者,總是虛無縹緲的。
這一次,殷明等於劫法場一般,從大理寺強行帶走易瑤。
這種真真切切的事蹟,讓京城文人們對文宗愈發的趨之若鶩。
當楊子銘登上講壇的時候,都嚇了一大跳。
他不是個沒見過世面的人,也曾在封西代表殷明講經。
可是,封西畢竟是邊境城市,與洪京城這樣的核心大城,還是有差距的。
這講壇下人山人海,委實不是封西可比的。
而且,楊子銘掃視下方,隱隱還能感受到幾股很強的波動。
其中有武聖!
楊子銘微微一笑,心說殷明不在,可不能丟人了。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道:“夫文道者,不修外力,不求外物。”
“所修持者,人之真神,所求之者,天命之性。”
……
他對殷明傳下的經文把握很到位,也很全面,當下滔滔不絕的講起來。
殷明的弟子也都覺得欽服,對楊子銘對經文的把握的確高出眾人一籌。
楊子銘道:“所以說,修文,先要講究一個“仁”字。”
“夫子於經中說,仁者,愛人也。”
“我輩修習文道,當以兼顧天下,濟世救民為宗要……”
凌望魚在一旁,嘟囔道:“子銘做了一任的中丞,有些迂了。”
“夫子說‘愛人’,說的乃是‘大愛’。”
“‘大愛’豈能有所侷限,不仁而仁,才是真仁。”
張卿旭笑道:“偏生你愛胡思亂想,哪裡有那麼麻煩。”
“愛人者,便當愛人人,人人互愛。”
黃亞夫搖搖頭,道:“不對,不對,這仁也有個親疏遠近,哪能一概而論。”
不知不覺,楊子銘在講壇上講著,下面的幾個師兄弟就爭起來了。
這也是常有的事。
大家對於經文的理解,往往有所出入,便會有爭執。
若是去詢問殷明,殷明則往往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有些猶豫該不該告訴他們。
加之殷明一直忙於對抗妖族,弟子們很少把爭執鬧到殷明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