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之間,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和破碎的磚瓦,間或有被打碎的巨大精鋼香爐,和雕像殘骸。
多人合抱的巨大木樑與木柱,此刻早已經朽爛不堪,但觀其巨大外形,也可以想象出當年會是怎樣壯觀。
一座高聳的山峰,整整一面山體,都被雕刻成一尊大佛模樣,但此時卻只殘存底座的兩隻腳,上面的部分已經全部損壞。
即便是修真者,想象一下都會感到心驚,換了俗世中人,恐怕立刻就要頂禮膜拜了。
但現在,也只是一片廢墟罷了。
林鋒相信,昔日大佛完整時,恐怕不僅僅只是一座普通雕像,更具備強大的佛性佛力,是天下佛門子弟的香火願力所凝聚,精純而又浩大。
站在大雷音寺遺址前,林鋒心中對於滄海桑田變遷的感觸,極為強烈。
萬年古剎,昔日同太虛觀和蜀山劍宗並列三大聖地的大雷音寺,萬千佛門弟子的聖地,寺內強者大能雲集,最後卻終究還是被摧毀,徹底隕落,只能讓後來者見了空留一聲嘆息。
看著眼前化為廢墟的大雷音寺,林鋒心中升起強烈的緊迫感,讓他不斷提高警惕。
強大如大雷音寺,面對群雄圍攻,尚且落得個破滅的下場,眼下仍然如同一根嫩苗的玄門天宗,就更不用說了。一步踏錯,便有keneng遭遇危機。
居安當思危。崑崙山之戰,才僅僅是個開始而已。
林鋒在廢墟之中緩步前行。看著已經徹底荒涼的大雷音寺,感受著其中由昌盛到衰落的變遷。
昔年的三大聖地,太虛觀是純粹的精英路線,弟子數量相對稀少,但每一個弟子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蜀山劍宗門下弟子眾多。但劍修道路,先易後難,上手容易,同等境界下戰鬥力強勁,可是越往上,修練難度就越大。
相對於基數巨大的弟子數量來說,真正能達到元嬰期的大劍修,是比較稀少的,無不是驚才絕豔。心志卓絕之輩。
從總體上來說,蜀山劍宗的修士實力結構,是標準的金字塔形。
而大雷音寺則是廣開山門,賢愚不論。只要誠心向佛,即可收入門下,所以門人弟子數量在三大聖地中是最多的。巔峰時候足足有十餘萬人。
大雷音寺傳授弟子門人的佛門功法,對於根骨要求偏低。關鍵是看心性意志,以及靈光頓悟。所以雖然門人眾多,但其實成材率很高。
大雷音寺的enti在於,想要真正能修成元神金身,難度太高,但元嬰期和金丹期修為的中高層力量,卻極為龐大。
鼎盛之時的大雷音寺,被外界稱為三千羅漢,五百揭諦。
羅漢和揭諦都是佛法中的業位,大雷音寺僧人自己是不會這樣自稱的,這是其他勢力中,眾人間流傳的說法,有些打趣的意味,但未嘗不是因為感到震撼甚至恐怖。
所謂三千羅漢,五百揭諦的意思就是三千金丹,五百元嬰!
這個說法或許有些誇張,尤其是元嬰期的數量有很大水分,但也可以看出大雷音寺的雄渾實力,尤其是金丹期、元嬰期級別的雄渾實力。
昔年一個很流行的說法便是,如果不將散修計算在內的話,大雷音寺金丹期、元嬰期修士的數量,接近神州浩土其他宗門中金丹、元嬰修士的總和。
雖然並稱三大聖地,但事實上,在當時renmen眼中,聖地與聖地之間也有高下之分。
太虛觀是亙古以來的第一聖地,而第二聖地,便是大雷音寺,蜀山劍宗雖然不服,很長一段時間裡卻也無可奈何。
而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是大雷音寺元嬰期修士進階元神期的機率太低,以其龐大的元嬰期修士數量基礎,早已取代太虛觀的第一聖地之位。
之前與妖界的一場大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雷音寺的實力,但仍然是令神州浩土上所有人側目的龐然大物。
這樣強大的力量,偏偏地處大周皇朝腹地,又怎麼keneng不讓梁盤、朱洪武君臣二人感到如鯁在喉?
林鋒行走在佛寺廢墟之間,輕輕嘆氣:“這樣的大雷音寺,讓太虛觀中的激進派感到不安了呢,但其中還是疑點重重啊,太虛觀中的保守派,為什麼會默許滅佛之戰的發生呢?”
除了與妖界的種族戰爭以外,人族修真界神州浩土近萬年以來最慘烈的兩次戰鬥,便是正魔之戰和滅佛之戰,這兩戰都直接改變了神州浩土的勢力格局。
前者徹底奠定道漲魔消的局面,自此魔道闇弱,完全變成過街喊打的老鼠,輪迴宗那樣的龐然大物,現在都漸漸洗白上岸。
即便魔道偶然出了幾個梟雄巨擘,能顯赫一時,最終也免不了被打壓剿滅的下場。
後者便是滅佛之戰,佛門聖地大雷音寺就此從人族修真界除名。
僅憑大周皇朝是不keneng做到這一點的,哪怕他拉上了再多的幫手也是一樣。
但蜀山劍宗和太虛觀的插手,讓這個看似不keneng完成的任務,最終變成現實。
只不過,代價無比沉重,當年那支由玄機侯朱洪武一手訓練出來,規模達到三萬人,高手如雲,史上最強的神武軍,有超過兩萬人永遠沉眠於眼前的群山之中。
而滅佛聯軍的陣營中,光是隕落的元神大能就不是小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