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58 天龍八部 (1 / 2)

項韜忽然想起來了:“那部跟佛有關的武俠?”

此前洛陽曾和他說過,佛教分諸天、龍及鬼神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龍二部居首,故曰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沒錯,就是《天龍八部》。”

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洛陽的神情格外認真。

前世關於金庸哪部最經典的爭論,從未停止,一些金庸的粉絲更是每每為此而吵鬧不休,而其中被讀者們提及最多的,分別是三部:《笑傲江湖》、《鹿鼎記》以及《天龍八部》!

一部是寓意政治鬥爭的自由之作。

一部是思想昇華下的反武俠之作。

一部則是以佛為基,悲天憫人的宏偉鉅著。

是的,即便“射鵰三部曲”這樣的超級經典,也只能說是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金庸靠射鵰三部曲,可以傲視武俠領域,卻無法依靠三部曲進入純文學的殿堂,讓金庸真正被稱之為大師的,正是《鹿鼎記》、《笑傲江湖》與《天龍八部》。

此處先排除掉《鹿鼎記》。

前文說過,不是《鹿鼎記》不好,只是因為在洛陽看來,《鹿鼎記》已經不屬於武俠的範疇了,正如倪匡評價的那樣,《鹿鼎記》是金庸最好的,而《天龍八部》則是金庸最好的武俠,這說法與洛陽思想不謀而合,《鹿鼎記》裡的某些東西是深刻,但已不是武俠,甚至是在反武俠。

剩下就是《天龍八部》與《笑傲江湖》孰優孰劣的比較了。

對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洛陽也不敢輕下定論,他之所以想要先寫《天龍八部》,只是按照前世金庸的創作順序而已。

那麼《天龍八部》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

洛陽看來,這是一部充分顯示金庸博大精深之學問的一部武俠,在《天龍八部》之前,金庸喜歡用傳統的儒學來回述和解說武學,這點從陳家洛、袁承志到郭靖、張無忌,都有主動或被動的報國之心就可以看出來,金庸是用這些主角來表達自己人生觀的。

至《天龍八部》問世,金庸才以佛教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

在這部作品裡,他開始用佛教的“去貪”、“去愛”、“去取”、“去纏”來開導讀者,這就增加了武俠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這本書,有三個主角。

段譽、喬峰、虛竹,一公子,一英雄,一和尚。

三人身份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但各佔了一臺戲,既前後交錯,又相互映襯,既層次鮮明,又一氣呵成,這種結構與人物刻畫手法,開創了武俠寫人敘事的新路子,同時也展現出了金庸恐怖的掌控力,這是武俠史上絕無僅有的三主角作品,單憑此,《天龍八部》就可立一個武俠的豐碑。

此外任何多主角的作品,都無法比得上《天龍八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