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瑾與有蓮步入皇宮的時候,兩個人的內心都是萬分緊張。
有蓮的緊張是自然的,作為一個從小沒了爹孃的苦命孩子,能以丫鬟的身份被賣到順王府裡去,已經算得上是天大的福氣了,比起那些做下人還要服侍小門小戶的奴婢來說,王府裡面的丫鬟吃的穿的都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還要好,有蓮已經不敢奢求更多了。
可是現在,要以公主的身份踏進皇宮的們,面見皇上和皇后景承和倫伶兩個人有蓮倒是並不陌生,可是自從他們變成了皇上和皇后,在普通人的心中,幾乎就成為了兩個不同的人一般,一想到會站在他們面前,就幾乎要雙腿打顫。
更何況,這跟之前太夫人說好的步驟不同,本來以為,只是在臨上花轎之前,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磕個頭也就罷了,沒想到,現在要去跟他們兩個人敘敘家常?有蓮哪裡有這個膽子呢。
而黛瑾的緊張,也同樣來自於此。而且,她深知那坐在皇后位子上的侄女兒對自己可謂是恨之入骨,以前,連自己跟景承同處一室都會讓她不安大怒,如今會突然莫名其妙的允准自己母女兩個進宮一個多時辰之久,只怕背後,還有些不為人知的小伎倆。
沒辦法,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出意料之外,宮裡的太監們直接將黛瑾和“明珠公主”引到了皇后的坤德殿,這倒也說得通,名義上,黛瑾母女跟皇后的關係倒是更近一層,而且後宮當中婚喪嫁娶這種事情,也理應由皇后娘娘掌管。
踏進坤德殿,黛瑾第一眼就看到,坐在上面的,只有倫伶一個人,所謂“皇上和皇后想要跟公主說說家常話兒”,看來也只是倫伶自己一個人的意思罷了。
而除了倫伶之外,地下還站了好幾個後宮嬪妃,比如範貴妃岑貴妃等人,像之前那次進宮的時候一樣,有些是黛瑾認得的面孔,有些則是面生得很。
想到上次進宮,黛瑾心中不由得一沉,不是說敘敘家常麼?倫伶這次為何又是找了這麼多人來?是禮節所需?亦或是像上次一樣另有所圖?
還沒等黛瑾來得及多想,二人已經走到了皇后娘娘的跟前,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禮節上不比往常,就連黛瑾,也要對倫伶行叩拜大禮。
“快起來,快起來。”倫伶倒是一臉笑盈盈的樣子,生了兒子之後的皇后娘娘,比起之前那個孱弱瘦削的樣子來,倒是顯得更加豐盈明豔了許多。
“謝皇后。”黛瑾和有蓮這才站起身來。
有蓮透過朦朧的紅蓋頭看過去,也發現皇上並不在此,心中還稍稍的舒了口氣,論起跟儀如的關係,景承可能比倫伶更加熟悉她些,如果皇上不在,有蓮心中想著,皇后應該不大可能看出自己並非公主真身。
此時,倫伶開口說話了,“如兒妹妹此番遠嫁,是為了咱們朝廷,藩王聽說嫁過去的是皇上同父異母的親妹妹,立刻就同意停戰了,還把之前搶過去的幾個城池都悉數歸還了回來,這麼論起來啊,如兒妹妹的功勞,比起那些文臣武將們加起來的還要多得多呢。”
黛瑾和有蓮剛剛被賜了座,聽到皇后這麼一說,連忙又都站起身來,黛瑾回道,“娘娘過譽了,明珠公主身為皇室宗親,理應為國為民儘自己應盡的義務,哪裡敢說起功勞二字,不過是仰仗著皇上和皇后的聖德,那藩王才會停戰交城罷。”
倫伶滿意的點了點頭,“說起那藩王,倒也是個真性情的人呢,聽說咱們的明珠公主肯嫁給他,居然決定了親自來咱們京城中接親呢。昨個兒啊,我跟皇上一起,在後花園宴請藩王,姑母您猜怎麼著,我這麼一看啊,發現藩王還算是一表人才呢。”
黛瑾心中冷笑,哪裡來的一表人才,那外藩的胡人個個不都是兇猛粗野的?說是一表人才,那是因為嫁出去的是跟你不相干的人罷了。
當然,臉上卻不敢帶出一絲這樣的神色來,連忙說道,“皇上和皇后給公主選的駙馬爺,那自然是萬里挑一的人才,臣妾感恩不盡。”
“哎呀——”不知倫伶突然想起了什麼,突然收起了臉上的笑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邊嘆氣還邊搖頭道,“姑母呀,這話說來呢,如兒妹妹縱然嫁過去是個不錯的選擇,對國家,對皇室,都是好事兒,可是咱們關起門來說話,也實在是難為了你這個做孃親的了。”
黛瑾心中一愣,怎麼,突然不打官腔,開始說起私房話兒了麼?
只聽倫伶轉頭對其他嬪妃說道,“你們不知道,我這個姑母呀,自己一個人將明珠公主從小辛辛苦苦拉扯到大,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這個寶貝女兒身上,就連本宮小時候,沒住在順王府裡面,也都知道明珠公主有多受寵,當時小孩子心性,還有些嫉妒呢,哈哈哈。”
這話說起來好像是玩笑話一般,惹得底下其他的嬪妃一起跟著笑了起來,可是倫伶一邊這麼說著,心裡面卻同時想起來自己年少的時候被忽視被拋棄的那些苦楚,更是暗暗的咬了咬牙。
黛瑾不知皇后此話何意,只得應付道,“臣妾愚鈍,不過是想盡一盡做孃親的本分罷了。”
倫伶卻說道,“姑母此言差矣,本宮如今也是做了母親的人了,對常兒這個孩子啊,疼愛有加,可是耐心卻不夠。想來姑母對如兒妹妹那樣的愛護和教導,並非一般人比得上的,所以本宮才心疼姑母,今天,雖然是大喜的日子,你心裡面肯定也不好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