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外三十里
一座設計新穎的建築坐落於此,佔地幾百畝的地方都圍上了高大的城牆,四周巡邏計程車卒絡繹不絕。
大門前的地上不僅設了拒馬、陷馬坑,四周還修建了高高的瞭望塔,塔內幾名士卒警惕的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建築門前掛了一個巨大的牌子,上面用小篆寫著“大秦科學院”。
這裡就是整個大秦最為機密的地方,整個大秦武器的設計、升級、研發都在這裡完成。
科學院經過楊子墨的親自設計,分為了研發部、生產部、試驗場、生活區、警衛區等幾個大的區域。
所有來到的科學部的人,基本上一輩子都不會有離開這裡的機會,他的吃穿住用都是在這個巨大的區域裡,為了解決他們想家,楊子墨還特意把他們的家人都帶了過來,在附近的小村子生活。
一年下來,還是不少的日子能與家人團聚的。
為了大秦的科學研究,他們不得不做出選擇。當然他們的福利待遇肯定是最好的,不是外面勾欄瓦舍,唱戲賣笑之人所能比較的。
正是他們的存在才讓大秦一直處於領先的位置。
除了這樣的方式保密,楊子墨也把後世一些常用的保密手段都用上了,最常見就是產研分割,分產、總裝工藝。
科學院的成立,不僅加快了大秦對楊子墨拿出的一些技術的學習研究速度,同時也讓大秦慢慢開始自主研發,把當前與後世的技術相融合,研發出適應當下環境的有用技術來。
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時代的識字率非常低,就算是這些年來大秦大力的加大教育的投入,但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合格的人才出來,對當前的大秦來說,還是時間太短了,
而且很多的科學技術,涉及到數理化方面的知識,楊子墨除了能夠提供資料以外,他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所以現在的學院數理化的知識,都是楊子墨講一些簡單的知識。你要問他1+1為什麼等於2,他同樣不知道。
現在科學院裡面的人,一部分是來自朝廷的能工巧匠,一部分是聘請尋找的民間高人,更多的是諸子百家的人,不過大部分都是來自墨、農、道、醫四家的人才。
其他的諸子百家更多的是活躍在朝堂、軍隊、民間。
經過大規模的整頓,諸子百家早已歸附朝廷,換了另一種的方式生存。
大秦允許他們的學說存在,一部分的人變成了大秦的好老師,在不同的學院裡教授學生。
更多的人確實躲在家裡搞起了學術研究,現在的大秦可不是偏愛一家之學說,而是集百家之所長,融百家之所思來治理大秦。
有了這群大秦最頂尖的,古代“科學家”的加入,整個科學院就是引領時代發展的地方。
科學院也成為了與皇宮一樣重要的地方,甚至比皇宮更加重要。
為了保護它的安全,方圓五里都成了軍事禁區,就連陌刀軍的軍營都是放在科學院的旁邊。足以知曉它的重要性。
“侯爺,侯爺!”
一道驚喜的聲音,打斷正在與人交談的楊子墨。
“鉅子,什麼事讓你這麼開心。”
楊子墨看著奔來的老頭說道。
這人就是墨家當代的鉅子了,早已忘記名字的他,大家都叫他鉅子。
他帶領的墨家也是最後一個歸服大秦的百家,執拗古板的老頭兒氣的嬴政差點劈了他,後來還是在楊子墨拿出了火繩槍、火炮等火器才引起了小老頭的興趣,願意歸服大秦來科學院高研究。
一向誰都不理的小老頭突然開心的來找自己,楊子墨也頓感疑惑,這老頭兒轉性了。
“侯爺,老頭我可是把你說的什麼“白磷”提取出來了。”
老頭兒興奮的說道,臉上充滿了驕傲。
“什麼!”
楊子墨也被鉅子的訊息,所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