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767章 戰場態勢 (1 / 2)

大漢國建安四年四月上旬,邯鄲,大將軍行轅。

深夜,大帳內燭火通明。

鎮南將軍常遇春、北疆軍軍師賈詡等人圍坐一起,正在聽取最新戰報。

“從渡河開始到今日,大軍己經南下作戰四天。”大將軍府司馬徐庶說道,“左路大軍己全部渡過濟水河,正在向東平國郡治無鹽城挺進,預計明日可抵達無鹽城下展開攻擊。”

“右路大軍在關羽將軍的統率下,沿著瓠子河急速推進,今日已經抵達範城展開了攻擊。”

“魏延將軍率軍渡過濟水河,正向濟北國郡治盧城挺進。按時間推算,他應該到了盧城。管亥在三天前接到我們的命令,此刻他正在奔赴盧城的路上,估計距離盧城很近了。兩軍明天可以會合。盧城方向的守軍大概有五千多人,魏延和管亥兩軍會合後,將集一萬六千大軍展開攻擊。”

“中原戰場上各路大軍推進順利,唯一的困難就是民夫徵調不足。由於民夫徵集時間非常緊張,目前數量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的需求,這導致大軍推進速度快而糧草輜重運輸速度慢。在未來二到三天內,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改善,大軍的攻擊速度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常遇春略一皺眉,馬上說道:“命令荀彧、董昭二人,暫時不要給濟北戰場調撥糧草了,先集中所有民夫給左右兩路大軍運送糧草輜重,以保證大軍的攻擊速度。”

接著他指指王凌,說道:“以我的名義給魏延去信,先把盧城圍住,等待民政官員趕到濟北,招撫城內官吏。待民夫徵調齊備、糧草輜重運到濟北後,再擇機攻擊。”

“河南戰場怎麼樣?”常遇春的目光隨即轉向徐庶。

徐庶回答道:“河南戰場的情況目前較為嚴峻。袁紹率軍殺進河南後,田楷隨即率軍撤離垣援城,退回敖倉,據汴渠之險阻擊叛軍。與此同時,河內的袁軍大將張南率軍渡過濟水,殺奔平皋。穎川的袁煕率軍趕到洛陽,正從虎牢方向攻擊成皋。穎川的韓珩和中牟城的馬延會合後,正在攻擊管城。”

“張飛在書信中說,袁紹到了汴渠後,屯軍東岸,並沒有發起攻擊,顯然是在等待河內、虎牢和管城方向的訊息。一旦此三地的任何一處取得突破,袁紹必將發起雷霆一擊。如今田楷的大軍雖然拖住了袁紹的主力,但自己也被袁紹牢牢的拖在了敖倉,無法分兵支援其它地方。”

常遇春俯身仔細看了一下地圖,然後和賈詡小聲交談了幾句。

“河南戰場的情況貌似嚴峻,但主動權其實還在我們手上控制著,大軍仍舊佔據有一定的優勢。”常遇春望著徐庶說道,“命令張飛等人各自據城堅守,要伺機抓住機會,狠狠打一下袁紹,無論如何不能讓他調兵支援中原戰場。”

徐庶稍加沉吟,謹慎的說道:“伯仁,我們在河南戰場上連番激戰,不但成功的把袁紹的主力吸引回了河南,而且還把洛陽、南陽和穎川一帶的兵力也吸引到了滎陽一帶。目前河南戰場上的叛軍兵力已經超過了我們,並且形成了包圍,如果河內的平皋城丟失,或者距離虎牢近在咫尺的成皋丟失,大軍極有可能遭受重創,所以,我覺得現在有必要回撤一部分軍隊幫助太史慈等人固守平皋、懷城一線,以確保大軍北撤河內的安全。”

“不行。”常遇春斷然搖手道,“河南戰場上目前只有五萬人馬,和叛軍相比,兵力上處於劣勢,此刻萬萬不能抽調兵力回援河內。”

“伯仁,河內戰場上,我們只有一萬人,如果袁紹下令洛陽的軍隊增援河內,兵力上肯定會超過我們,河內的戰會打得很艱苦。”徐庶勸道,“我們開闢河南戰場的目的已經達到,大軍隨時可以北撤,沒有必要和袁紹的大軍誓死相搏。”

“在主公和雲長的兩路大軍沒有拿下昌邑和定陶之前,我們決不能放棄河南戰場。”常遇春口氣很堅決,“告訴張飛等人,河南戰場至少還要堅守二十天以上,請他們不要心存僥倖,要牢牢的釘在河南,要竭盡全力擊敗袁紹,拖住袁紹,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許撤離河南,否則殺無赦。”

徐庶還要再勸,賈詡急忙說道:“元直,我們要想立足中原,必須拿下定陶和昌邑,但要想拿下定陶和昌邑,以我們目前攻打中原的兵力,略顯單薄,因為夏侯淵和蔡陽的撤退速度非常快,非常堅決,一旦他們退回到定陶和昌邑,會合了曹仁,叛軍就有將近五萬人馬防守這兩座城池,這對我們來說,攻擊難度太大。”

“這時曹操、袁紹的大軍如果先後殺到,雙方對峙於兩城之下,在兵力接近的情況下,有可能提前形成決戰,但我們現在不想決戰,所以能否把袁紹的兵力全部拖在河南戰場,對實現中原大戰的最終目的至關重要。”

徐庶看到賈詡也同意常遇春的計策,遂不再說什麼,但心裡極為不安。

五萬北疆軍如果在河南戰場全軍覆沒,中原大戰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正是主公要求河南戰場上的軍隊在南下主力大軍殺到定陶和昌邑城下後,馬上撤回河內的重要原因。

然而,現在常遇春把這個計策改了,常遇春命令河南戰場上的軍隊必須堅持到主力大軍攻克定陶和昌邑之後才撤退。

張飛還能在河南戰場上堅持多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