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神符許仙也懂,這乃是《墨符籙》上部中的符籙,他就曾使用過驅神符中最低階的一種,召過天兵天將搞人海戰術擒拿小青。
從實際的使用效果來說,這是威力最大的一種符籙。因為按道理來說,只要是天庭正神,都可以受它的召喚。
但是這種符籙的製作,同時也有很大的難處。就是那個“神”得願意被你召喚,焚香禱告,登壇做法也就不說了。更要消耗本身的道行法力,付出的代價極大,卻又不一定能夠成功。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就算符請下來了,也不一定能完成施術者的心願。神仙不是召喚獸,召下來就聽你的。施術者彷彿發了一條資訊給天上的某位神仙:大哥,這裡有點事小弟撐不住了,請您下來一趟給小弟做主。
而且這件事還不能是惡事,不能是私事。神仙中沒有所謂的惡人,正直如神,便是如此。
假如天上某位大神下來一看,和施術者說的情況不一樣,甚至是欺騙了自己。那啥也不用說了,訓斥一頓還是輕的。趕上心裡不痛快,或者爆脾氣的神仙,一伸手把你也給滅了,那才是樂子大了。
因為這諸多緣故,許仙也一直沒有試圖製作過驅神符。但若有人做了送給他,那當然是樂意之至。
巍巍山崖之上,已然設好了香案。黃紙硃砂寫好的一張張符籙貼在周邊的山崖上,任由山風激盪,卻紋絲不動。王道靈身著杏黃道袍,胸前陰陽,背後八卦,唇上還續著些鬍子。一脈莊嚴氣象,哪還有賣藥時候的輕浮。
王道靈納頭一拜,手中碎符一灑,漫天飛舞,卻在半空就化作飛灰。口中唸唸有詞道:“玄天老祖,念弟子王道靈除妖心切,請賜我三道靈符吧!”香案正擺放著三張靈符,卻還沒有什麼作用。
所謂玄天老祖,又稱玄天大帝,乃是所謂的“真武大帝”,全稱乃是“真武蕩魔大帝”,如其名中“蕩魔”二字,他司職的正是人間斬妖除魔之事。
王道靈要請的當然不是這位神仙,這也不是能請的神仙。但如同在人間行事,莫管大事小情,總要先讓主任、經理之流的部門領導簽字同意才行,雖然往往是個過程,卻是絕不能少的。
王道靈已然在此坐了整整三天了,面容卻已經瘦了一圈。他乃是修行有成的精怪,莫說是三天,就是三個月也絕對是精滿神足。只因維持這個法壇便要不斷的消耗道行靈力,僅這三天時間,便已經搭上了數十年的道行,卻連水花都還沒見一個。若非報仇心切,早就支援不住了。
神仙也是人,精力時間也是有限的。而神州大地,那麼多妖魔鬼怪在胡作非為,那麼多善男信女上香禱告。而天庭的編制可沒公務員那麼大的隊伍,哪裡忙的過來。所謂全知全能,不過是人胡謅出來。
但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道靈這一股怨念終歸感動了上蒼。
就在此時,只見天空風起雲湧,地面飛沙走石。王道靈臉上顯出狂喜的神色,將祝詞唸的更是起勁。
這個現象表明,真武大帝準備在他的檔案上籤“同意”兩個大字。只見一道驚雷閃過,桌上三張靈符一動,王道靈連忙取了,一瞧上面的符畫已然多了一層靈光,只要尋了合適的時機觸發,便能召出天庭正神。不由心頭狂喜,拜了又拜,口中道:“謝謝恩師,謝謝恩師。”
這倒不是說他們有什麼師徒關係,而是真武大帝乃是除妖的祖宗,自然也管制著這天下的妖物,所以才稱為恩師。
王道靈卸去臉上莊嚴的表情,露出一絲猙獰的笑意來,道:“白素貞,看你還不死。”
但許仙知道,白素貞不會死,就是沒有自己,她也會過的好好的。從表面的劇情來看,下凡除妖的武財神趙公明被白素貞戴了高帽,最終給說服了,反而訓斥了王道靈一頓。
但是一個神仙真的有那麼容易被說服嗎?就是一個小公司的小領導,你去說服他試試。
而許仙卻也知道,白素貞下凡正是經過真武大帝同意的,還親賜了一顆靈丹化去身上的毒氣,才能與凡人結婚生子。
換句話說,白素貞的後臺很硬,起碼比王道靈要硬的多。能得觀世音菩薩屢次相救,能得南極勾陳大帝送珍貴的靈芝仙草,能在黑白無常手中數次搶奪聲魂,能在水漫金山之後卻只受二十年禁足,這樣微不足道的懲罰,而文曲星君還要投胎做她的兒子。
簡而言之,王道靈請神來對付她,純粹是腦袋讓門給擠了。武財神下凡就不是為了對付白素貞,而是為了抽他嘴巴子的。
但許仙自然不會去探尋她的身世來歷,就像自己也保守著穿越的秘密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她現在站在自己面前,溫柔的對待自己,那就足夠了。無關信任,這只是人與人相處的尺度。
百草堂藥鋪裡的生意終於好了起來,許仙一邊坐堂為病人看診,卻把編書的心思給放下了不少。任何東西都需順其自然,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既然扮演著大夫的角色,就該認真的對待面前的病人才是。
把過了脈,寫好了方,一展手道:“老人家,請到那邊去抓藥吧!”
面前那老漢瘦骨嶙峋,衣衫襤褸,啞著嗓子道了一番謝,過了一會兒,卻見面前一道白色的倩影,將手中的茶點放下,微笑道:“累了吧!”見許仙搖頭,卻又輕聲道:“那位老人家藥錢不夠,我們……”雖是小事也得知會許仙一聲。
許仙輕輕一握她的素手,道:“姐姐,這還有什麼說的,免去就是了。我們本就不是為賺幾個銀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許仙雖然還算不上“達”,但兼濟周圍一些窮苦百姓卻是沒有問題的。
白素貞與他相視一笑,轉身去向櫃上交代。那位老人家又來向許仙道謝,昏花的老眼中含著濁淚,要給許仙跪下。許仙一面攙扶,心中卻沒有多少行善的快意,反而覺得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