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蔣慶之視察了一番自家後花園,看到從西苑‘借來’的花樹已經移栽完畢,頗為賞心悅目,不禁讚道“果然好東西都在宮中。”
他正琢磨是否再進宮一趟,富城來了,“伯爺,陛下召見。”
蔣慶之進宮路上遇到了幾個武勳,對方冷笑看著他,一言不發。
孫不同說道:“伯爺,這些武勳最近頻繁聚會,據聞對您頗為不滿……”
“是恨不能弄死我吧!”
“是。”
孫不同看著從容的老闆,讚道:“哪怕遍地皆敵,伯爺依舊從容自信,令小人敬佩不已。”
蔣慶之下意識的感受了一下最近比較沉默的鼎爺
大鼎緩緩轉動著,紫意看著好似穩定了下來,不再有前陣子散亂的現象。
“將門!”蔣慶之想到了前宋。
從前宋開始,將門就伴隨著王朝興衰起伏著。前宋的折家、種家、楊家……等將門伴隨著王朝興衰,最終消散。
到了大明,依舊和前宋一樣,是以文制武的格局,但不同的是,武勳和武將們學精了。他們的關係網更為龐大和周密,文官若是以為能輕鬆駕馭他們……就如同晚明時期的那些文官們,自以為揮揮手,武將們都會遵令而行。
可到了沙場上,那些帶頭大哥,比如說祖大壽、吳三桂等人使個眼色,麾下或是觀望不前,或是畏敵如虎,或是大好局面卻莫名其妙的敗退……
文官!
文官能如何?
面對潰兵,他們只能無助的尖叫著,被簇擁著逃亡。
至於損失了多少人馬,損失了多少兵甲,損失了多少錢糧……朝中敢不補嗎?
不補,邊關就會告急……蠻清大隊人馬來了,錢糧,老子只要錢糧。
沒有錢糧老子擋不住!
——趕緊把錢糧送來,否則蠻清鐵騎就衝殺進來了。
到了後期,實際上京師的命令到了將門手中都成了擦屁股的紙,陽奉陰違還好些,有的直接找個藉口頂回去。
而京師的君臣還在做著將士們依舊忠心耿耿的美夢。
將門不滅!
大明必亡!
蔣慶之看了那幾個武勳一眼,“再過十年,你且看他!”
十年後,早期的墨家子弟就該在仕途上有所作為了。
源源不斷從武學出去的將領們也將成為軍中的骨幹力量。
他們將成為大明的利刃,斬斷軍中千絲萬縷的關係網,讓將門再無存身之地。
如此,煥然一新的明軍,輔以領先這個時代的火器……
火炮轟鳴!
火槍齊射。
臥槽尼瑪!
蔣慶之彷彿看到自己統領著大軍,乘坐戰船直抵西方海岸線的場景。
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