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跟隨俺答征戰無數,但到了中後期,他發現自己用兵越發凝滯了。也就是少了機變。
俺答也發現了心腹愛將的問題,穩沉有餘,機變不足。
既然不夠鋒銳,那就去王庭看守門戶,如此也算是知人善用。
比吉在王庭蟄伏數年,不斷反思自己用兵的問題。
一無所獲。
直至在亂嶺關之前,當他準備撤軍,而城頭出現了大明龍旗時,比吉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問題所在。
——患得患失,瞻前顧後!
俺答令他率偏師南下時,看重的是他的穩沉有餘。這一路會遭遇不少異常,穩沉應對才是王道。
當偏師受阻於亂嶺關下時,穩沉就成了多餘的玩意兒。
所以俺答的軍令變了。
——兩日內下亂嶺關!
這便是在提醒他,把你的穩沉丟掉,全力以赴,不管不顧的拿下亂嶺關!
哪怕最後只剩下你一人,也得給本汗站在關頭!
直至那一刻,比吉才徹底領悟這一切。
所以,當城頭出現了大明龍旗時,他大徹大悟了。
穩沉,丟特麼一邊去!
大軍南下,需要的是攻伐如火!
犀利如刀!
大徹大悟的比吉豁出去了,什麼後果都不想,什麼敵軍援軍……不想。
就一門心思的攻打亂嶺關。
死傷!
無所謂。
我只要亂嶺關!
敗退!
殺!
我只要!
亂嶺關!
當城頭上他的麾下漸漸佔據了主動時,比吉覺得自己前半生用兵的歷程瞬息都在融會貫通。
他真的大徹大悟了。
他想起了當年一個被俘明人讀書人的話。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用兵從無什麼固定的套路,有的只是隨機應變。
穩沉不是錯,他錯就錯在一直穩沉。面對什麼都穩沉。
那一刻比吉有一種悟道的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