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酸儒生將報紙收起來,問道:“這份報紙能送給我嗎?”
小販揮了揮手,說道:“拿去吧。”
寒酸儒生拱手稱了謝,起身離開,沿著街道上前,不久便走到一處官衙,邁步走進去。
他走到某處衙房,敲門進去,說道:“中丞大人,唐人齋的報紙,下官看過了,也還中規中矩,沒有過分的妄議國事,倒是有些議論朝中官員……”
御史中丞站起身,揮了揮手,說道:“不用查了,陛下剛剛下旨,京中各大官衙都要看唐人齋的報紙,你安排一下,每天讓人去取幾份過來。”
那御史聞言先是一怔,隨後便點了點頭,說道:“下官這就去安排。”
御史中丞重新那份報紙,看了看之後,喃喃道:“劉風,李巖……”
京中的那些權貴官員府中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百姓各有議論,有褒有貶,但也僅限於暗中,這唐人齋的報紙倒是一點兒都不避諱,談論起這些來,頗為隨意,偏偏又將尺度拿捏得很準,只陳述事實,不妄加評論。
毫無疑問,若是在這上面出現名字,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傳的滿京皆知。
陛下的這一道旨意,是否也有督促百官的意思,還有待揣摩……
吏部。
方鴻將一張紙箋放在桌上,看著一名老者道:“周大人,這是各部報上來的名單,共有十人,若是沒有什麼問題,明日便該給陛下送去了。”
吏部雖然負責官員的升遷考核,但像一部侍郎這樣的高階官員,他們只有提名權而沒有決定權,最終的人選,還需要皇帝確定。
周尚書拿起紙箋看了看,說道:“看來,這次的右侍郎,就在劉風和李巖之間了……”
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他搖了搖頭,說道:“李巖這些年雖然政績平平,卻也沒有什麼汙點,禮部劉侍郎的家風,可是有些糟糕啊……”
家風不嚴,子弟紈絝,是京中許多家族都有的問題,但像禮部侍郎劉風這樣,被當做典型拿出來的,可是少見,更何況陛下下了旨,唐人齋的報紙是京中官員必看的,怕是劉侍郎家風不嚴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
他拿起一份奏章,將十人的名字謄寫上去,落筆之時,思忖了一番,將工部侍郎李巖的名字寫在了第一個。
劉家。
劉風看著手中的報紙,面色難看,在他和工部侍郎李巖爭吏部右侍郎的關鍵時刻,這報紙偏偏將李巖誇成了官員楷模,反而將劉裡毆鬥被抓的事情寫在上面,這分明就是別有目的。
兩相對比之下,豈不是說他不如工部的李巖?
他千算萬算,還是漏掉了這個逆子,惱怒的抽了兒子一巴掌,怒道:“早就讓你老實點,誰讓你打架的!”
劉裡捂著腦袋,一臉委屈,說道:“這不關我事啊,是凌風他們先動手的,而且我是被打的……”
劉風大聲道:“你不招惹他們,他們會招惹你嗎?”
“我真的沒有招惹他們……”劉裡辯解道:“是他們想找唐昭的麻煩,唐昭跑了,他們就在我身上撒氣……”
劉風皺眉道:“他們找唐昭的麻煩,關你什麼事情?”
劉裡幽怨的看著他,問道:“他們為什麼找我,爹你真的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