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侍郎劉風目光在這幾份試卷上掃過,讚歎道:“顧白,崔琅,沈建……,不錯,不愧是江南和京師的解元,想來這次的狀元,便要落在他們頭上了。”
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疑色,忽然問道:“不是吧,這十人之中,怎麼沒有那位省試魁首,方大人,那位可是從你們靈州出來的,你要不好好找找,省試魁首,怎麼會連殿試前十都進不了,萬一是我們弄錯了呢?”
方鴻看了他一眼,聽出了劉風話語中的嘲諷,並未回答。
他在排出名次,解除糊名之後,第一時間便找到了唐寧的試卷。
只是,他的第一道策論雖然被七人評為佳卷,但第二道,卻是一連出現了八個“×”,這意味著,連他自己,在批閱到那份試卷的時候,也毫不留情的將之劃在了最差的那一等。
只是看了一眼,他就明白了事情的緣由。
第二道策論實際問的是考生如何看待楚國使臣提出的陳楚結盟,這道題其實不難,朝廷對於楚國使臣的態度,已經給出了答案。
陳楚結盟,雖有益於楚國,但於陳國無益,幫助楚國,便是養虎為患,後患無窮。
可唐寧的答卷,幾乎與所有考生不同。
他在考卷上寫著,肅慎人驍勇善戰,善於騎射,不僅是楚國的心腹大患,也是陳國的心腹大患,肅慎一團散沙之時,便能擾的陳楚兩國不得安寧,一旦部族統一,則陳楚兩國危矣……
便是方鴻都覺得他說的有些危言聳聽,肅慎人內耗了不知多少年,要合併早就合併了,陳楚兩國對於肅慎這個種族十分了解,他們是不可能統一的……,他的這一份答卷,和朝廷的主張背道而馳,自然不可能被認同。
他的身旁,劉風又將二甲的三十人篩選了一遍,詫異道:“不會吧,省試魁首,殿試不入二甲,這種事情,簡直是聞所未聞,不行,諸位同僚快些找找,要是弄錯了,豈不是誤了人才,我們的罪過就大了!”
有人在末尾處拿出一張考卷,說道:“劉大人不用找了,他的考卷在這裡。”
劉風接過考卷,看了看之後,咂了咂嘴,說道:“可惜了,可惜啊,這第二道策論便是隨便寫寫,也能進二甲,卻不知這位省元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可惜了……”
方鴻沒有理會站在一邊冷嘲熱諷的劉風,淡淡的說道:“既然已經確定了前十,便快些給陛下送去吧,不要讓陛下等急了。”
劉風雖然還想再嘲諷方鴻兩句,但也知道輕重緩急,將那前十的試卷放在一起,看著殿內的一名宦官,笑道:“勞煩了。”
御書房。
陳皇看著走出去的幾道人影,問道:“魏間啊,你覺得這楚國使臣說的,有幾分可信?”
魏間想了想,說道:“雖說他們的目的還是想要促成兩國結盟,動機不純,但老奴覺得,茲事體大,他們不會在這種事情上騙我們……”
陳皇皺起眉頭,問道:“那你的意思是,完顏部已經擊潰了黑罕部,並且統一了草原上的十餘個大小部族,在數年之內,有望完成統一肅慎的壯舉?”
魏間低著頭,說道:“楚國使臣的話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算算日子,我們派往草原的密諜,近些日子,也該回京了,到時候,陛下一問便知。”
他話音剛落,便有一名小宦官走進來,恭敬地說道:“陛下,這是此次殿試前十名的試卷和名單。”
陳皇整理整理了思緒,說道:“呈上來。”
片刻後,他拿起一封摺子,掃了掃之後,皺眉道:“沒有唐寧?”
確認一遍之後,他看向那小宦官,說道:“讓他們把唐寧的試卷給朕送來……,蕭珏的也一同拿過來吧。”
“遵旨。”小宦官應了一聲,緩緩退了出去。
他剛剛走到門口,門外便有人大步而入。
凌雲快步走到前面,躬身道:“陛下,密諜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密信!”
立刻有宦官將他手中的一封信箋呈上去。
陳皇站起身,開啟信封,取出信件,目光投上去。
片刻之後,他放下信件,扶著桌子,身體不由的晃了晃。
魏間面色大變,急忙上前扶著他,大聲道:“太醫,快請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