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二搖了搖頭,說道:“還沒有。”
夥計將幾碗面端上來,說道:“客官,您的面好了!”
“先吃飯吧。”唐寧看了看他們,說道:“吃完飯,你們先在京師安頓下來,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劉老二幾人勢單力薄,想在京師的乞丐圈子裡混出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徐徐圖之。
而且這件事情,目前來說,也並不緊急和重要。
時間進入四月中旬,省試已經結束了整整二十天,按照往年的慣例,貢院會在這幾日放出訊息,宣佈放榜日期。
這二十日,京師有無數道視線,都聚焦在城外的貢院中。
而此時,貢院之內,眾多考官圍在一起,面前放著數份考卷。
數天之前,此次省試的所有考卷都以批閱完畢,他們亦是從中選出了兩百餘份,便是此次省試的優勝者。
大部分的考卷,他們已經根據編號排名完畢,馬上可以解除糊名,謄錄考生姓名。
此時,他們面前擺著的,是三人的試卷,也是此次省試的前三名。
只不過,對於這三人的具體名次,主考官還未做最後的決定。
“這一份,第一場全答全對,第二場的詩詞也驚豔無二,但這策論文章,卻是平平無奇,只能算作中上……”
“這兩份,雖然第一場和第二場遜色於他,可策論卻都是上佳文章……,誰為魁首,還真是不好取捨。”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喃喃了幾句,臉上浮現出猶豫之色。
見主考有些難以抉擇,一名考官上前一步,說道:“李老,朝廷向來重策論,第一場及第二場,是在策論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予以參考比較的,下官認為,這三份考卷,都可列一甲,但魁首,還是應當在這兩份中選取。”
方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在省試之前,曾經說過,策論的文章,只是參考,應當將重點放在“策”與“論”上,劉大人這麼快就忘了?”
剛才開口的禮部侍郎頓時啞口無言。
“陛下是多次提及過這句話。”那頭髮花白的老者點了點頭,目光望向幾位協考,問道:“幾位協考怎麼看?”
幾人互相對視一眼,終有一人站出來,說道:“若是不談文章,只談“策”與“論”,還是這一份更有意義。”
老者沉吟片刻,點頭道:“即是如此,此人便是三場第一,諸位大人可還有異議?”
第一場獨佔鰲頭,全答全對,足足比第二人多了兩成有餘,第二場的詩詞,若是放出去,怕是又會引起詩壇波瀾,第三場幾位協考又意見一致,三場皆是榜首,眾人還能有什麼異議?
老者看了看眾人,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明日放榜!”
……
往年放榜都會至少提前三日告知,或許是今年放榜的時間拖得太久,眾人得知訊息時,距離放榜之日,只剩一天。
這一日,天色剛亮,京師貢院的門口,已經是人山人海。
這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省試的學子,大多數都是圍觀的京師百姓。
唐寧一大早就被蕭珏叫了起來,還看不到貢院大門,前方已經擁擠的寸步難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