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楊丹就放心了。
——
繼續往山上走。
一邊走,楊丹一邊回憶原劇情的主要內容。
韋小寶偷學武功未成,百無聊賴,準備下山,找住在下山的雙兒給自己打個牙祭。行至迎客亭,遇陳珂王琪與四僧爭吵。
隨後都是些瑣事。總的來說,說話,王琪爭先;打架,還是王琪爭先。
韋小寶這邊,有大段心理描寫。
韋小寶是主角,從主角的角度看,他的行為,基本是正常的。而從旁人角度看,就不正常了。忽爾眉花眼笑,忽爾咬牙切齒,便似顛狂了一般;還學陳珂說話,好色輕浮。
但是,當王琪問話時,韋小寶卻說:“僧就是僧,卻不是什麼高僧,你瞧我這麼矮,只不過是個矮僧。”
雖然油嘴滑舌,但卻可以證明,他腦子是清醒的。或者說,有一半時間腦子是清醒的。
——
上少林,遭遇韋小寶,屬重要劇情。楊丹以為,通常是迴避不了的。
前面因楊丹才來,出了點狀況。王琪說的也不過是“改天再來”。
改天,還是躲不過。
既然躲不過,還不如正面迎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與韋小寶動手。
原劇情中,陳珂被韋小寶無意中襲胸,就抹脖子自殺。可以證明,陳珂對清白,看得極重。
楊丹相信,憑韋小寶對陳珂的痴迷勁兒,應該不會被為難。
——
到了,但卻不是亭子。
山勢起伏,高低不平。但見高處,像萬里長城那樣,建有一道圍牆。圍牆起伏曲折,不知綿延幾許。
正面,迎著道路,建有一道石階。石階約二十級,不算高,但卻較寬,在一丈以上。石階的兩旁有扶欄。石階之後的上方平臺邊沿同樣建有扶欄。
過圍牆,並不是圍牆上隨便開道門,而是在這兒建了道玄關。
玄關,表示玄妙玄奧的關隘關卡。在建築方面,通常位於廳、堂、居室等重要區域的入口。
但並不是所有入口都能叫玄關。
最典型的代表,應該是城門。這兒所說的城門,不單指門,而是包括了與城門關連的所有附屬設定。
城牆的形狀,所有人都知道。直接在城牆上開道門,那道門只是入口,不是玄關。
真正的玄關,就得像城門那樣,除了門,還有附屬設定。
附屬設施或多或少。但必不可少的,通常有一樣,那就是外形。外形的體積,要龐大一些。
現在,少林寺這道圍牆的玄關,就是如此。
從外形上看,像一間房屋,其實它就是一間特殊的房屋。
面對山下,開了一道大門。大門的寬度,占房屋長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行人透過,只走中間。兩邊多餘的面積,可放置板凳,供行人歇腳。
為什麼說到了呢?
這是因為,玄關大門的正上方,匾額上書“少林寺”三個大字。
另外,還有四個年輕僧人赫然站立,守著門呢。
——
楊丹和王琪腳步不停,大踏步上了臺階。
楊丹在前,王琪落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