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二十三章 請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請求 (1 / 2)

宋壽,州衙議事廳內座無虛席,周國嶺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宇文溫,正在接見安州、黃州、越州的刺史以及太守,當然,一如此安州非彼安州那樣,此黃州非彼黃州。

宇文溫身為周國黃州總管,兼任黃州刺史,此時見著在座的嶺表(嶺南)黃州刺史,便很風趣的開起玩笑,使得場內氣氛輕鬆起來,剛趕到宋壽不久的刺史和太守們,見得宇文溫如此平易近人,話也多了起來。

安州刺史兼宋壽太守甯猛力,出身安州寧氏,而安州刺史的職務,當然是他繼承而來,安州治下除了宋壽郡,還有宋廣郡、安京郡,太守亦在座。

安州以東是越州,州治位於合浦郡合浦,合浦太守寧宣是甯猛力之弟,有實無名的越州刺史,此次帶著州內幾個太守來宋壽,拜見嶺表的新“都督”。

越州除了合浦郡,又有封山郡、百梁郡、龍蘇郡、定川郡、抱郡,因為各種原因,隨同寧暄來宋壽的是封山郡等三郡太守。

然後是迥然一身的黃州刺史,嶺表的黃州位於安州西南沿海地區,下轄不過一個寧海郡,所以黃州刺史兼任寧海太守,隻身赴會。

這些刺史、太守,雖然是正經的官職,但實際上卻是當地或者附近地區的酋帥、洞主世襲,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土官”,至於建康朝廷任命的所謂“流官”,一個都沒有。

嶺表又稱煙瘴之地,但比起開發已久的東、西衡州還有廣州等地,安州、黃州、越州更像是煙瘴之地,雖然越州的合浦郡從秦漢時就納入中原版圖,但此時的合浦郡遍佈俚僚部落,外來官員毫無根基,根本就壓不住。

所以,安州刺史甯猛力誠心誠意歸順新朝廷後,越州、黃州的官員見狀也隨了大流,才敢放心的前往宋壽,拜見新朝廷的嶺表“都督”。

但這需要時間趕路,所以宇文溫抵達宋壽後,見面會是沒辦法立刻召開的,他倒也沒閒著,派人手把手教授安州宋壽郡當地官民如何耕作梯田。

他還在宋壽郡轉了一圈,考察大面積種植甘蔗的潛力,又接連幾日和甯猛力座談,問起安、越、黃三州的概況,所以現在宇文溫能夠和在座諸位談起一些實質性問題。

首先,他再次強調新朝廷會延續過去的“慣例”,各州郡官員只要願意歸順新朝廷,那麼官照當、日子照過,近期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

之所以說是近期不會,那還是因為朝廷自有主張,宇文溫不可能一直待在嶺表,所以不能保證接下來幾年甚至十幾年裡,朝廷對嶺表各州郡的人事任命會一成不變,依舊是父傳子、子傳孫的世襲。

這是實在話,在座諸位其實都很明白,不過宇文溫能確保政權交接之際,不會大幅改變嶺表一帶的規矩,願意和各州郡官員有商有量,這就讓他們很放心了。

嶺表廣州番禹距離建康很遠,陸路轉水路有將近兩千裡距離,海路距離還要遠許多,而從安州宋壽到番禹,陸路距離接近一千兩三百里,若要去周國國都鄴城,距離怕是超過五千裡。

以後世的話來說,距離產生美,而以現實來說,距離只會增加生疏感。

安、越、黃州的官員以及俚帥、洞主們,本來對建康朝廷就有生疏感,更別說從沒聽過的鄴城朝廷,一開始聽得陳軍潰敗,周軍入主番禹,心存疑慮也很正常。

如今周軍主帥、西陽王宇文溫親自來到安州宋壽,當面向他們保證一切如故,本來這種場面話說服力也不強,但既然高涼馮冼氏的太夫人、瀧州陳氏的陳佛智,還有安州寧氏的甯猛力都相信宇文溫的保證,那麼大家也就沒什麼疑慮了。

面對宇文溫的提問,也有問必答而不是搪塞,從大家的零星片語中,宇文溫也大概匯總出安、越、黃三州地區的總體情況。

四個字形容,就是“苦不堪言”。

這指的不是生活困苦,或者沒有經濟來源,相反,瀕海的安、越、黃州靠海吃海,尤其珍珠以及海鹽貿易,可是利潤大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