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弩要抵肩瞄準?’
王繕看著前方周軍陣中弩兵,心裡有些疑惑,他的眼力很好,所以能勉強看到這些弩兵用弩的姿勢有些特別:竟然需要把弩的後端抵在肩上。
有些古怪,但王繕沒想太多,因為弩箭能破甲,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打算和周軍對射,之所以逼近方陣是要騙其射箭。
估算著距離差不多,王繕正要策動坐騎來個急減速並轉向,就在這時聽得周軍陣中弓弦聲大作。
箭矢離開箭槽那一瞬間,弩兵的身子明顯後仰,目睹這瞬間的王繕一愣:這要是多強力的弩才能有如此可怕的衝力?而這樣的弩所射箭矢,鎧甲擋得住麼?
答案很快揭曉,王繕前方一名騎兵,被箭矢射中身軀,沒等坐騎跑上幾步,身子一歪墜下馬來,與此同時王繕身形一晃,差點也跌落地面。
胯下戰馬的脖子上鮮血淋漓,奔跑的速度慢了下來,想來是被弩箭射中並且傷勢不輕的緣故,部曲們從左右圍上來要為王繕擋箭,可週軍的弩箭只射了三輪就沒了動靜。
也許是因為驅散了靠近的陳軍騎兵,對方沒有貿然射箭,而王繕也沒打算真的衝陣,周軍方陣里長槍如林,密密麻麻看上去像只刺蝟。
周兵們身著樣式有些特別的鎧甲,從頭到腳都有防護,王繕覺得己方騎兵的騎射襲擾已沒有太大的意義,光靠這點騎兵,衝上去就是送死。
收兵往回撤到百步之外,王繕的坐騎已經撐不住了,他騎上部曲牽來的備馬,正打算派人回本陣聽令,卻聽得西面傳來不斷地嚎叫聲,眾人舉目望去不由得驚詫:本已開始衝鋒的戰象,現在居然止步不前,似乎遭到了迎頭痛擊。
王繕奉父親王猛之命率領騎兵前出,是要逼得這股周軍結陣縮成一團,以便給象軍創造機會,對準這坨沙包一舉擊破。
可為何戰象是如此模樣,慘叫連連似乎傷亡很大?
這支周軍隊伍裡應該沒有大弩,難不成是他們派出死士玩命對抗戰象?
王繕沒有多想,更沒有猶豫,指揮騎兵分成左右繞過周軍方陣,要去支援另一頭的象軍,父親沒有鳴金,所以王繕就要自己做出判斷,沙場上戰機稍縱即逝,好不容易獲得的優勢,不能浪費了。
象軍是官軍破敵的關鍵,雖然有缺點,卻是他們最後的指望,如果連象軍都敗了,今日大戰恐怕...
“殺!殺啊!!”
嚎叫聲忽然響起,就在陳軍騎兵即將從周軍陣外繞過時,方陣兩側忽然衝出一些士兵,徒步向著陳軍騎兵逼近,口中不斷喊打喊殺。
見著這些離群的步兵竟然敢向著自己逼近,王繕一時間錯愕了,本想著對方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卻見這些兵除了弓箭和佩刀之外,居然沒有拿長矛、長槍。
冒冒失失離開本陣,沒有長兵掩護,甚至其本陣的弓弩手已經沒辦法掩護,王繕覺得有些難以置信:這些兵獨自對抗騎兵的信心從哪裡來的?
“欺人太甚,我讓你們有來無回!”
陳軍騎兵被貿然離陣的周軍弓箭手吸引,打算‘吃掉’這些不識好歹的驕兵,但對方距離本陣不遠不近,導致陳軍騎兵無法全員壓上,只能分出一部分騎兵出擊。
為了確保速度,陳軍戰馬都沒有披甲,所以一旦衝起來速度極快,他們打算藉助速度在其他周軍增援之前得手。
快速接近到五十步距離,陳軍騎兵對著前方周兵射了一箭,隨後把弓掛在鞍邊然後拔出佩刀,就在這時,不避箭矢的周兵射出了射馬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