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六百零四章 選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四章 選拔 (1 / 2)

回宮的路上,宇文溫和孫子在馬車上交談,小傢伙在門下省新址轉悠了許久,東張西望、問來問去,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很好奇的問祖父,參政知事是怎麼得來的。

宇文溫先做糾正:“不是參政知事,是參知政事。”

“喔...”宇文旭點點頭,再問:“那他們是怎麼得來的?是爺爺選的麼?”

宇文溫答道:“是,也不是。”

宇文旭聽得有些糊塗:“嗯?那到底是?”

宇文溫摸摸孫子的頭,說:“這些參知政事,只有少部分是爺爺選的,絕大部分,是按規矩選的,爺爺不干涉。”

“為什麼?”

宇文旭覺得難以理解,他認為爺爺是皇帝,就連三高官官都是爺爺任命的,為何這“假宰執”反倒不是爺爺任命的?

小孩子問的問題很深奧,無法詳細解答,宇文溫卻不想用“長大後你就知道了”糊弄過去,想了想,舉了個例子。

譬如,宇文旭想出去玩,卻不知該去哪裡玩,不知玩什麼好,只好問玩伴,看看玩伴們有什麼意見。

然而玩伴們各有各的看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主張,宇文旭無法取捨,不知該選哪個建議。

他想玩哪一個,玩伴們都會陪著玩,但是未必會很高興的玩,怎麼辦?

那不如來個投票,把幾個玩樂專案挑兩三個列出來,大家投票,從中間選一個,哪個得票最高,大家就玩哪個專案。

“如此一來,可以用什麼典故形容?”

宇文溫問,宇文旭想了想,答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對,玩遊戲是這般,處理國事也是如此,爺爺要儘可能做出更多人認同的決定,就得開大會,討論,投票決定,這這些參與投票的人,若都是爺爺選的,那還費這勁做什麼?”

宇文旭好像聽懂了,好像又沒聽懂,若有所思的回味著,坐著不動,宇文溫沒有打擾,讓·孫子自己去想。

既然要收買人心,既然要搞代議制(雛形),那就得有誠意,所以參知政事的選拔,可不能由皇帝包辦。

參知政事,是諫議院的根本,參知政事的選拔,決定了這個代議制度到底能不能代表大多數人(各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以合適的選拔制度很關鍵。

王朝的構成,主要是皇族(及宗室)、勳貴(武)、官僚(朝官、地方官)、地方大戶(地頭蛇,即豪強、大地主),參知政事的人選,就要來自這四個階層。

宇文溫在考慮現實和未來規劃後,用納稅人把地方大戶“替換掉”。

納稅人,就是向國家納稅(實物稅或貨幣稅)的人或“納稅主體”,宇文溫認為,納稅人(或主體)向國家盡了義務,就有資格獲得權力。

他定義的納稅人,是繳納實物稅(糧食、絲、棉等)的地主,還有繳納貨幣稅的工商業者(特指實業,貿易、金融不算)。

宗室、勳貴、官僚,加上納稅人,參知政事就從這四個階層中選,至於高貴計程車族...

靠閥閱、郡望當官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基於這個分類,宇文溫擬定了一個很奇特的選拔制度。

第一輪選拔,從納稅人中的“農”裡選,選出二十五位參知政事,規則如下:

有司匯總天下農稅繳納人六年累計的繳納額,按照粟麥(北方旱作)、稻(南方稻作)、棉絲茶蔗、漁、牧這五種型別分類,然後進行繳稅額排名。

每個型別的前五名,共計二十五人,無論是官是民,自動當選參知政事。

於是,大地主、種植園主、漁船主、牛羊主有了機會,這四種型別,大多是地方豪強、大戶,卻未必是戶主,也可以是納稅主體的東主(在官府登記,選前連續任職五年以上)。

說到繳納的賦稅,傳統莊園主可稱不上大地主,各種新式農場,都是商社在經營,這些商社作為納稅主體,每年向朝廷上繳大量實物稅,競爭力遠超傳統地主。

種植園主的排名,倒是那些地頭蛇豪強的競爭力強,棉、絲、茶、蔗,天南地北的種植大戶多為當地豪強,而漁船主,沿海(包括嶺南沿海)豪強的優勢也很明顯。

至於牧(畜牧業),河北、代朔、隴右的地頭蛇和邊地豪強們優勢很大。

因為有實打實的繳稅行為,給朝廷做貢獻,又照顧了地頭蛇、邊地豪強的利益,所以宇文溫的安排還算說得過去,方案提出來後,阻力相對較小。

第二輪選拔,從納稅人中的“工商”裡選,選出二十五位參知政事,規則如下:

有司匯總天下商稅繳納人、納稅主體(算在東主頭上)六年累計的繳納額,按照煤、鐵、紡織(含針織)、輕工、重工這五種型別分類,然後進行繳稅額排名。

每個型別的前五名,共計二十五人,無論是官是民,自動當選參知政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