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五百三十六章 求生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六章 求生欲 (1 / 2)

夜,宇文溫正在行宮書房裡看奏章,奏章堆積如山,雖然奏章為不同的官員所寫,但其上所寫內容全都是關於梁武帝蕭衍治國之得失。

宇文溫精心醞釀的一次行動,如今取得豐厚戰果,太史丞傅奕等人發起的“罷佛運動”,經過不斷地鋪墊、預熱,如今漸漸靠近頂點。

梁武帝崇佛卻不得好死,梁國百姓崇佛卻家破人亡,這兩個話題在宇文溫的操作下,演變為一個輿論風暴的風暴眼:是否可以說,佛亂梁國?

這個論點一旦成立,那就意味著滅佛可以開始了。

天地即將劇變,佛門子弟再也坐不住了,無數高僧還有虔誠信佛的官員,紛紛站出來“喊冤”。

然而,傅奕等人在辯論時,以“是”或“不是”的套路,避開經義的辯論,將佛門子弟善辯的優勢壓制,死咬梁武帝不得好死、梁國百姓家破人亡兩件事,把佛門的聲譽往死里弄。

這種發難,導致反對罷佛(滅佛)的人們只能另外想辦法辯解,官員們紛紛上表、寫奏章,幾乎是絞盡腦汁向天子分析為何梁國會走向末路。

這些說辭,大多把責任甩給梁武帝,宇文溫對此絲毫不覺得意外。

甩在梁武帝身上的“黑鍋”,大致可以歸納為兩點。

第一,任人唯親,寵溺宗室,然而正是親人(宗室)出賣了他。

第二,縱惡,放縱宗室、高門士族為所欲為,於是梁國國內矛盾激化。

寵溺宗室,可以說是蕭衍針對劉宋、蕭齊宗室自相殘殺乃至“自滅滿門”教訓的矯枉過正。

與此同時,他雖然用寒人掌機要,用清貴的官位將世家大族架空,但卻對宗室、士族的違法亂紀行為視若無睹,幾近於讓宗室、士族為所欲為。

什麼叫為所欲為?

晚上,宗室帶著私兵在建康城裡蒙面攔路搶劫,殘殺百姓,官府就當沒發生過。

宗室、士族子弟欺男霸女,奪人田產、家業,苦主無處伸冤,事情鬧大了實在不像話,朝廷就裝模做樣處罰一下,處罰措施簡直就是隔靴撓癢。

與此同時,庶民百姓只要犯了罪,用法極嚴,如該從坐,不論老幼都不得免;一人逃亡,全家人都被囚禁罰作苦工。

蕭衍對宗室十分寬容,寬容到什麼地步?

梁天監四年,梁軍北伐,魏國震動,魏國上下均認為兵強馬壯的梁軍,為百數十年來未有的勁敵,前線魏軍不敢正面交鋒。

然而,蕭衍舍韋睿等名將不用,用窩囊廢弟弟蕭宏為北伐主帥。

某日,率軍駐紮洛口(淮水一線)的蕭宏,因為夜裡忽有暴風雨,嚇得心驚膽顫,於是不顧一切率數騎夜奔,棄大軍不顧直接逃回建康。

將士不見主將,紛紛潰散南撤,器械、糧草全部遺棄,被魏軍反撲,傷亡慘重。

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伐,就這麼戛然而止,形同笑話一般,但蕭宏卻沒有受到懲罰。

蕭衍很仁慈,對於宗室、士族、權貴來說,是“慈父”,然而,對百姓不是這樣。

所以,當侯景起兵反叛時,許多人響應,因為許多百姓已經恨透了大梁朝廷,恨透了騎在自己脖子上拉屎的宗室,恨透了敲骨吸髓計程車族。

而這時,那些平日裡享受著慈父關愛的宗室,要麼是白眼狼,擁兵不動作壁上觀,要麼認賊作父,轉投侯景麾下。

所以,“泣血上奏”的官員們紛紛喊冤:眾叛親離的蕭衍,落得餓死臺城的下場,和佛祖有什麼關係呢?

江南百姓遭此大禍,是身為天子的蕭衍失職,是魔王轉世的侯景作孽,和佛祖又有什麼關係呢?

是蕭衍治家無方、治國無方,才有了引狼入室、眾叛親離、江南生靈塗炭的悲慘結果,真的和佛祖沒關係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