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化 (1 / 2)

秋風起,熱鬧的西陽城,又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季節,忙碌了大半年的人們,享受著收穫的喜悅,而西陽城內的大量工場,宛若嗷嗷待哺的嬰兒,張開大嘴,等著四面八方的原材料下肚。

大量貨船滿載著絲、麻、棉等大量原材料,從長江上、下游地區出發,歷經歷盡千辛萬苦抵達西陽,城內工場將原料加工成各類製品,然後運到碼頭,裝上貨船,又運往各地。

亦或是將貨物裝上有軌馬車,經由光黃鐵路,將其運往大別山北麓的淮西地區。

興旺的實業,巨大的用工需求,使得西陽城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口前來定居,而巨大的人氣,又帶動了商業的發展,將近二十年過去,西陽城已經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西陽城的常住人口,如今已突破十萬戶,按每戶五口計,西陽城內居民已過五十萬人,僅次於長安、洛陽、鄴城、晉陽這樣的大都會。

而城池規模,已經比二十年前擴大了十餘倍,西陽東、南、西、北四大港口,如今常年桅杆如林。

西陽城南、長江邊上的南港,一艘客船靠泊碼頭,船上乘客踏著甲板上岸,沿著臺階向城內走去。

早已等在碼頭上準備好迎接的人們,紛紛湧到圍欄邊上,舉著一個個大紙牌,牌子上畫著各種圖案,以便下船的旅客能看到約定的標誌,前來與他們碰頭。

得益於越來越便利的郵政,前往黃州的人們,可以提前寫信(或請人代寫)給當地親友,和對方約定自己抵達黃州的大概時間,然後約定接人時紙牌上畫的圖案,方便儘快碰面。

這個時代,尋常百姓識字率不高,基本上都是文盲,所以牌子上寫字的話別人看不懂,旅客和接人的親友要想在人群密集的碼頭快速聯絡上,就只能靠各種圖案。

如此接人方式,對於官員或者貴族來說不需要,因為即便他們乘坐民用客船,在船上也會有專門的區域就坐,到岸後港區也會有專門的位置給這些貴人登岸,然後經由專門的通道離開碼頭。

若有人來接,還可以在這專門的通道內等候,不需要和閒雜人等擠在一起。

貴賤分明,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身著便服的蕭瑀,走出船艙,在船員的引領下,從特別出口登上岸,見著柵欄另一邊那擁擠的人群,又看看眼前特別通道的“冷冷清清”,他對港區的這一規定十分滿意。

岸上涼亭內走出數人,拾級而下,迎向上岸的蕭瑀,當先一人,是黃州州學助教孔穎達。

孔穎達和蕭瑀是老相識、黃州州學的老同學,如今孔穎達親自來碼頭接人,老友相見,寒暄之後,就這麼站在碼頭上敘起舊來。

孔穎達到黃州求學,如今已有十五載,原本說話時的青齊口音,如今已摻雜了“黃州音”,而一口楚腔的蕭瑀,在黃州也待了十餘年,說起話來,同樣有“黃州音”。

蕭瑀的姊姊蕭氏為天子妃嬪,而蕭瑀為昔日蕭梁皇族,所以身份決定了他不可能只做學問,遲早要入仕。

但正因為姊姊是天子妃嬪,所以出身蘭陵蕭氏、蕭梁皇族的蕭瑀,不想落得靠裙帶關係當官的惡評,於是在兩年前執意參加考試,當次就榜上有名,經由吏部銓選,堂堂正正做官。

如今的蕭瑀是官,而孔穎達依舊是民,一向強調禮儀、貴賤有別的蕭瑀,卻不會在老同學面前擺官威,因為他知道孔穎達已經謝絕了幾次徵辟,迄今為白身純粹是還不想入仕而已。

孔穎達專心於做學問,求學多年,卻一直說“學無止境”,這麼多年一直待在黃州,其間除了偶爾回家鄉,基本上就在黃州生活。

天下聞名的經學名家劉炫、劉焯已經到長安做官,但在州學裡還有不少飽學之士在開堂授課,孔穎達留在州學,一來為學校做貢獻,二來也方便繼續向這些大儒請教學問,求學之路彷彿永遠都沒有一個盡頭。

蕭瑀對孔穎達執著於求學的精神佩服不已,而他此次來黃州,在公務上也和孔穎達有交集。

朝廷籌辦學政,歷時數年,如今各項規章制度漸漸成形,待得時機成熟,就要將考試選拔制度徹底定下來,禮部員外郎蕭瑀如今奉命到黃州州學處理相關事宜,而助教孔穎達,正是校方代表。

如今是公共場合,公務不宜多說,蕭瑀和孔穎達交談了一會,正要離開碼頭,卻聽得旁邊喧譁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