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皆大歡喜(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一章 皆大歡喜(續) (1 / 2)

傍晚,宇文溫坐在涼亭裡,看著周圍綻放的菊花,想起今日御宴上,幾名“探花使”折了菊花,迎接狀元盧楚入席的情景。

“菊花”二字,在後世已演變為另一個意思,宇文溫如今看著菊花,想到的卻是一首詩。

那是一個秋天,長安城門處,一名進京趕考的考生,得知自己未能金榜題名,落寞離去,回望氣勢宏偉的長安城,兩眼閃爍著火光。

他想想自己多年參考卻屢試不第,心中憤懣,在城門處徘徊良久,最後寫了一首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就是著名的反詩不第後賦菊,作者是唐末梟雄黃巢。

宇文溫當然知道這首詩,所以看著滿園綻放的菊花,想想那有些許口吃的狀元郎盧楚,又想了想糊名試卷啟封時的刺激,沉吟起來。

試卷全程糊名,狀元人選完全不可控,就和抽獎差不多。

“抽”中世家子弟倒無所謂,反正看成績說話,萬一抽中某位樣貌奇特之考生做狀元....

說實話,宇文溫沒有以貌取人的想法,可將來有個醜八怪站在朝堂上,總會有些膈應,畢竟按照“傳統”來說,選官就得選樣儀表堂堂至少樣貌端正的人,如此才能維護朝廷的體面。

但是單純因為樣貌或些許殘疾就斷了讀書人的入仕之路,那還行科舉做什麼?

依舊選高貴的高門士族子弟當官,一個個都是天生貴種,朝廷面子要多大有多大,至於樣貌,士族子弟可是祖傳的高貴樣貌特徵,譬如太原王氏出了名的祖傳酒糟鼻,誰敢說難看?

這麼一想,宇文溫就沒怎麼糾結,科舉是人才選拔制度,不看血統,不看出身,就看才能,所以額外加個樣貌、身體健全的限制沒意思。

更別說這種限制真要實施,只會給人以藉口,為難普通考生報考。

口吃、說話含糊不清、身有殘疾、樣貌醜陋,這要如何判斷?

朝廷不可能為此定個標準出來,那麼就是各州郡的官吏說了算,真要這麼實行,可想而知會有什麼後果。

細一點說,一個讀書人,服兵役上戰場,在戰鬥中負傷,四肢殘缺,或者臉上被砍了一道疤、瞎了一隻眼,那是不是這個人此生就沒資格參加科舉?

那誰還願意為國征戰?

限制是不可能限制的,糊名是必須糊名的,殿試試卷閱卷時也得糊名,以儘可能體現公平、公正,不然就會讓落第的考生不滿,認為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考試有黑幕。

到時候酒喝多了,在長安城門題反詩,一股“錯的不是我,是世界”的中二氣息,那場面還真是膈應人。

至於堅持糊名閱卷導致選出個樣貌猙獰之人來,宇文溫現在覺得弊大於利:這不正體現了朝廷開科取士的“公平”和“公正”麼?

如果將來,朝堂上有樣貌醜陋的官員,引得外國使節側目,那麼鴻臚寺的官員,可以挺直腰桿回答:“我天朝上國唯才是舉,只要有真憑實學,即便是樣貌醜陋、身有殘疾之人一樣得朝廷重用!”

尊重人才、唯才是舉,這才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宇文溫覺得新時代的科舉,就該有一番新氣象。

他不怕有落第學子如晚唐黃巢那樣心懷不滿而造反,也不怕有落第學子若北宋張元那樣投靠敵國、報復國家,但必須儘可能確保考試選拔的公平、公正。

只要儘可能做到公平、公正,那麼無論考生是士族、寒族、貧民、歸化民,都有機會靠真才實學當官,到時候還考不中,怨天尤人也沒用。

公平考試都考不中,嚷嚷著要報復社會,那就等著“炮決”吧!

宇文溫如是想,他現在琢磨通了,以後的殿試依舊是糊名閱卷,就算最後選出個瘸子、刀疤臉、兔唇狀元,那又如何?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