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裝 (1 / 2)

下午,宇文溫繼續與人交談,來人是兵部尚書、杞王宇文理,宇文理去年剛卸任荊南總管,如今是新任兵部尚書,從長安趕來同州,聆聽天子教誨。

十年時光過去,宇文理已到而立之年,經過荊南總管任上多年鍛鍊,能力已經鍛煉出來,所以宇文溫不打算讓侄子閒著,要讓對方派上大用場。

當然,該提防的措施還是有的。

此時,叔侄談話的內容,是關於遼東重建的相關事宜,三高官官於前幾日在事堂就這一問題進行過討論,在同州“休假”的宇文溫對此有補充意見。

補充意見不是很多,不需要宰執們大老遠跑一趟,所以相關“責任人”宇文理得來同州走一趟。

朝廷收復遼東,戰事結束,卻不意味著這是個“大團圓”的結局,重建工作必須馬上開始,只有在遼東恢復民生並進行開發,才能讓朝廷牢牢地控制這片地區。

先前,官軍攻略遼東,為進攻方,所以所作所為屬於破壞,現在收復遼東後身份轉變,要進行重建,難度和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起破壞要大很多。

如果重建工作做得不好,那麼遼東就會變成一塊雞肋。

這不是宇文溫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不會把遼東當做一團用過的衛生紙,扔到一邊不管。

這幾年來,周軍不斷襲擾遼東的高句麗城池,破壞農田、水利設施,現在,周國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恢復農田、修葺水渠、堰壩,這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需要往遼東移民。

遼東的高句麗遺民,大部分都要遷往中原,所以留下來的人口空白,需要中原移民填補,且不說要如何遷移大量百姓到遼東定居,移民們在遼東的安全必須獲得絕對保障,這就涉及到駐軍。

駐軍過多或過少都不好,所以需要把握一個度,那麼兵部尚書宇文理就得把握好這個度,確保在遼東的駐軍其兵力夠用,卻不能過多。

駐軍首先要確保各城的安全,然後要維持遼東地區的治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隨時能擊敗來犯之敵,避免敵人對遼東各地進行襲擾,肆意破壞農田、橋樑、水利設施。

而已經開始的遼東大開發,因為大量的移民湧入,必然出現大量的移民定居點,這些定居點數量的持續增加,對於安全的要求勢必越來越高。

所以,兵部尚書宇文理最近很忙,為遼東之事忙碌著,移民事宜雖然不歸兵部管,但可能引發的治安問題,也讓他操心不已。

若官府大規模強制中原百姓往遼東移民,很容易激起民變,所以朝廷向遼東移民的方式,實際上分兩類。

第一類就是官府強制遷移部分百姓到遼東定居、屯田,強制移民的數量相對較少,主要以軍屯為主,也就是說,當地駐軍還肩負著屯田的任務,兵部要管。

第二類就是民間“自發”移民,不需要官府過多介入,但兵部也得管,因為這些移民可不尋常。

這類移民有三種:第一,以經營新式農場為主業的商社,在遼東開闢新地盤,僱傭中原百姓,以其為僱農,到遼東開荒種田。

第二,朝廷在遼東行“開中法”,鼓勵商人運糧到遼東以供應官軍,然後換得鹽引、糖引,以此牟利,這樣一來,商人們會選擇僱人在遼東就近屯田。

第三,朝廷已經昭告天下,大周子民,均可自行到遼東開荒,開荒所得土地,為開荒者所有,而開荒者(包括前兩種)可以裝備強弩等武器(僅限於遼東地區),不僅可以築堡寨,還可以築城。

這種自發形成的村落、堡寨、城池,若願意在官府登記戶口、開墾的田地畝數,朝廷對其村主、寨主、城主身份進行確認,給予正式任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