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二十四章 結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結論 (1 / 2)

西陽王府,黃州長史郝吳伯登門拜訪西陽王,在前院輪值的記室劉文靜告知西陽王正與王府長史座談,郝吳伯便在側廳稍事等候。

“劉記室在黃州住得慣否?”

“啊,有勞郝長史掛念,如今已適應了。”

劉文靜正在刻蠟紙,郝吳伯則饒有趣味的看著,這是宇文溫最近鼓搞出來的玩意,叫做“油印”,而劉文靜案上一側放著的木箱,就是油印機。

原理很簡單,首先在一塊平滑的鐵板上放張蠟紙,用鐵筆在蠟筆上“寫字”,實際就是把蠟紙刻穿,把要寫的內容寫完之後,可以進行下一步驟。

在平板上放一張白紙,然後把那張寫(刻)好的蠟紙平放在紗網上,用沾有墨汁的木輥在臘紙上滾一下,從而透過蠟紙讓墨汁印在紙上,形成字跡。

這種印刷方式很特別,但也很麻煩,用鐵筆寫字和用毛筆寫字完全不同,就像用刀在竹簡上刻字般,不熟練的人寫(刻)上一日都弄不好。

州衙裡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油印機,郝吳伯試用過,所以大概知道其利弊:所謂利,就是刻好蠟紙之後,能批次印刷出許多相同內容的公文。

弊,就是和利相反,如果公文數量少的時候,有那時間刻蠟紙,還不如手寫來得快,而油印若操作不當,很容易弄得手上、衣袖上到處都是墨跡。

所以新出現的油印機,只是在黃州小範圍使用,不過這東西除了官府使用之外,在州學卻得到好評,先生們出題時用這油印機省下不少時間。

油印還有一個小小的弊端,那就是蠟紙,蠟的價格不算便宜,來源只有蜂蠟和蟲蠟,若大規模推廣油印的話,蠟紙的消耗少不了,成本是個問題。

當然這對於郝吳伯來說不算什麼,他府裡每晚點蠟燭都不在話下,區區蠟紙沒什麼大不了,但他還是有個疑問:明明用的是蠟紙,為何不叫蠟印叫油印?

劉文靜在蠟紙上寫(刻)字,他接觸這東西的時間很短,但上手很快,適應用鐵筆在蠟紙上寫(刻)字以後,又熟練掌握了油印技巧。

沙沙聲中,他很快完成了書寫,三兩下便印出了一張開始檢查。

“劉記室寫的是楷體字?隱約有鍾元常的神韻。”郝吳伯看了看那張紙上的內容問道。

“郝長史好眼力,下官自幼臨摹鍾元常的書法。”

“用鐵筆都能寫出如此字跡,好功夫。”郝吳伯真心感到佩服,若換成他來寫,怕是寫不出毛筆字型的神韻。

鍾元常,即三國曹魏的鐘繇,他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其書法為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鑽研,兩人被並稱為“鐘王”。

正交談間,外邊腳步聲響起,劉文靜放下紙張走出去一看,卻是王府長史李綱從西陽王書房出來,看樣子面色不虞,似乎心情不佳。

郝吳伯也走出側廳,和劉文靜一起向著李綱行禮,卻見這位板著個臉,拱了拱手便擦身而過,兩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不歡而散?又和西陽王吵起來了?

看樣子居然是西陽王贏了?

。。。。。。

“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西陽王府玉竹院,宇文溫哼著歌,他坐在榻上,身體向後依著一隻三足憑几,雙腿叉開如同箕踞,這種坐法是為箕坐,一種極度無禮並且帶有侮辱性的坐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