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第四十六章 櫃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櫃坊 (1 / 2)

對於“誰來發行流通券”(如何監管發行)的問題,王越早已胸有成竹,他作為邾國公宇文溫的代言人,自然是對如何推廣流通券研究了許久。

“諸位,大家明人不說暗話,流通券的紙張和印刷,自然是鄙號來負責,但必要的監督是要有的,將心比心,鄙號也不想看見流通券肆意超發的情況出現。”

“正所謂監守自盜,鄙號既然負責發行,那麼肯定不能自己監督自己,鄙號東家身份尊卑,要是霸道些想來大家覺得難辦...”

在場諸位東家聽到這裡趕緊連聲說“不會不會”,雖然他們心中就是這麼想的。

王越也不客套,直接切入主題:“流通券的發行必須有人監督,而且是大家一起監督,這樣各位睡覺才能睡得踏實些。”

“流通券的發行,原則是各家合計出產多少精織布,那就發行多少面值的流通券,所以也涉及到統計各家產量的問題。”

“布匹的產量有波動,流通券在流通券過程中難免損壞,如何回收、補發調整市面上流通券的數量,也需要專門組織來管理。”

“還有兌換問題,如何調動布匹應對某家布坊遭遇的大量兌現,這也要有人居中主持。”

“所以,鄙號的建議,發行流通券,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組織,或稱機構,參加聯保的東家們,就是其中成員,指定各類條條框框,按著約定管理流通券。”

說到這裡,王越表明了態度:“流通券的發行量,須得這個機構認可才行,鄙號承擔印刷職責,所以願意讓參與聯保的東家派人入駐印刷作坊監督。”

“一旦諸位發現鄙號有未經許可濫發的情況,可以立刻退出聯保,拒收流通券!”

‘誰敢退啊...’

在座諸位東家如是想,不過王越都把話說到這份上,誠意已經是很足的了,加上邾國公的信譽一貫良好,流通券也確實好處多多,所以沒人杯葛。

“請問王掌櫃,這機構怎麼稱呼?如何組成?如何運轉?”

“王某建議,這機構稱之為‘櫃坊’,具體細則,且聽王某細細道來...”

。。。。。。

邾國公府後院,聽濤院內,宇文溫化身“叫獸”,開始對試圖“保研”的三位“女學生”進行循循善誘,讓她們放開思想,大膽的踏出“那一步”。

“要說何為櫃坊,首先得知道何為邸店。”

“邸店者,居物之處為邸,沽賣之處為店...”

邸店,一開始分為邸和店,在東晉時出現,南朝經濟活躍,藉著長江水利之便,商人們往返於大江東西,住宿、存放貨物需要“邸”,售賣貨物需要“店”。

南朝歷經宋、齊、梁數代以後,到了此時邸、店已經聯稱,邸店是這個時代集商店、住宿還有倉庫於一體的設施,是隨著商業興盛演化出來的產物。

而黃州如今發展商業,邸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客商帶著貨物住進邸店後﹐邸店主人為客商作中間人﹐將貨物賣出﹐或再購買貨物。這樣邸店又發展為客商交易的場所﹐具有倉庫﹑旅舍﹑商店多種性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