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 第六百六十八章 現實很骨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八章 現實很骨感 (1 / 3)

上午,專列疾馳在鐵路上,自西向東而去,列車車輪不斷壓過鐵路的接縫處,發出“況且、況且”的聲音,坐在專列上的宇文溫一邊聽著這單調的“背景音樂”,一邊聽人彙報事情。

彙報者為宇文皛,但不是宇文溫的異母弟、邵王宇文皛,而是同名同姓的另一個人、故工部尚書宇文愷之子宇文皛。

這位宇文皛,當年還是孩童時,就曾經在長安和宇文溫碰過面,當時,小傢伙的名字叫做“宇文溫”。

因為重名,所以小宇文溫改名“宇文皛”,結果後來又重名了。

此刻,宇文皛作為工部的技術官員,向天子彙報新式發動機——煤氣內燃機的研製進度。

前不久,以煤氣內燃機作動力的“自走車”進行了半公開展示,在軍營和馬車進行了一場比賽,雖然比賽以馬車獲勝告終,但“自走車”也完成了比賽,圓滿完成了“首秀”。

不過,這只是原理驗證機,或稱“工程樣機”,其煤氣內燃機一堆毛病,不解決的話,距離實用化遙遙無期。

雖然研製之路困難重重,但宇文皛頗為樂觀,覺得堅持下去一定會有突破,宛若當年的船用蒸汽機那樣。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宇文皛同父親宇文愷一樣,痴迷於各類工程技術,但因為時代的發展,宇文皛鑽研的領域是蒸汽機械,以及“熱力學”。

熱力學,就是專門研究如何用各種燃料的燃燒來產生動力的學問,年近四旬的宇文皛,在黃州求學近二十年,學習、研究各種先進知識和理論,有著深厚的熱力學基礎,學者氣質濃郁。

現在,一說起內燃機就如數家珍,居然從原理說起,全然不記得天子是知道這理論的。

宇文溫向來尊重技術人才,所以不以為意,聽宇文皛講述內燃機的原理及技術研究成果。

現有的動力機是蒸汽機,原理是利用蒸汽的膨脹,推動汽缸內活塞進行活動,進而帶動飛輪。

那麼,透過體積膨脹來推動活塞,就只有蒸汽能做到麼?

當然不是,火藥也可以。

火藥是顆粒狀固體,燃燒後產生大量氣體,氣體瞬間膨脹卻在狹小的銃管無處可去,只能推動擋在面前的鉛彈往前走。

因為氣體膨脹的力氣很大,所以能把鉛彈“推”到很遠的地方,構成殺傷。

火藥在銃管裡燃燒,產生的膨脹力能推動鉛彈,自然也能在汽缸裡燃燒,產生膨脹力推動活塞。

構想不錯,現實裡實現起來卻很困難,譬如火藥燃燒後會有殘渣,會導致活塞的活動不暢,所以這一技術構思無法實現,連能夠穩定運轉的原型機都做不出來。

但是,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理論,那就是“內燃動力”,按照這種理論設計、製造出來的動力機,和蒸汽機不一樣。

蒸汽機,其蒸汽產生於鍋爐,需要用燃料加熱水,才會有蒸汽,所以,燃料的燃燒是在汽缸外的裝置——鍋爐裡,從這個角度來說,蒸汽機就是“外燃機”。

用火藥燃燒、產生膨脹氣體來推動活塞,這一技術構想失敗了,但是原理卻和蒸汽機有所不同,因為燃料的燃燒是在汽缸內,所以,這種動力機名為“內燃機”。

內燃機和外燃機相比,優點是啟動快,因為外燃機要燒水產生蒸汽,而把常溫狀態的水加熱到沸騰,需要很長的時間。

但內燃機不一樣,燃料直接在汽缸內燃燒,可以說數息之內就能讓動力機“動”起來,一快一慢,優勢再明顯不過。

其次,內燃機不需要笨重的鍋爐,連帶著鍋爐裡的水也不再需要,這意味著內燃機的體積不僅比外燃機要小,重量也能減輕不少。

由此可見,內燃機要比外燃機好,前提是能做出來。

用火藥來推動汽缸內的活塞,這個構想很難實現,那麼,用火油替代火藥在汽缸裡燃燒,行不行?

行,前提是將火油霧化,噴進汽缸裡,然後燃燒。

然而,技術人員經過多年的努力後發現,火油內燃機的技術難關太多,突破起來很困難。

譬如,因為提煉技術不行,從石油裡提取的火油其純度不夠,所以噴霧口容易堵,且火油燃燒後依舊有少量殘渣,這會損壞汽缸內壁和活塞。

折騰了許久,技術人員們發現用火油做內燃機燃料這條路走不通,至少近期走不通。

火油內燃機的研製雖然失敗了,但是有一項成果卻是可行的,那就是電火花點火,這項技術很關鍵,無論最後用什麼燃料,都可以運用這種點火方式點火。

技術人員們討論後覺得,火藥和火油燃燒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殘渣,那就燒煤氣好了:燒氣體燃料,怎麼會有殘渣呢?

這時,用煤炭製取煤氣的技術已經成熟了(成本問題另說),煤氣燈也很常見,甚至已經發現了壓縮儲存技術:用壓縮機壓縮煤氣時,壓力達到一定數值,煤氣會變成液態,用特製的耐壓煤氣罐,可以儲存很多煤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