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 第三百九十七章 擦手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七章 擦手紙 (1 / 2)

春暖花開,陰山山脈北麓,大草原南沿,武川城外,此起彼伏的帳篷遮蓋大地,旌旗如林,兵馬如潮,周國皇帝巡邊至此,於武川故宅祭拜先人。

隨行文武百官,也有在武川故宅祭拜先人者,那就是唐國公李淵。

將近九十年前,魏國北部邊境六鎮:懷荒、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的戍卒叛亂,動搖了王朝根基,史稱六鎮之亂。

六鎮之亂直接導致元魏衰落,而武川鎮的豪強、鎮民、將卒,形成了一個軍事團體,李淵的祖父李虎,當年就是這個軍事團體中的成員。

武川的武人集團入關中後,和關隴當地豪強聯合,建立西魏,即後來的周國。

西魏年間,武川關隴集團的幾個頭面人物得封柱國,是為八柱國,唐國公李虎便是八柱國之一,所以作為第三代唐國公的李淵,伴駕來到武川后,自然要帶著兒子們到故宅祭拜先人。

李淵如今有四子,大郎李建成,二郎李世民,三郎李玄霸道,四郎李元吉,如今都在武川,他們看著眼前這不起眼的小院落,一個個欲言又止。

他們覺得曾祖當年住過的地方有些破舊,遠不及自家府邸那麼氣派,最關鍵的是,時間隔了那麼久,會不會找錯地方了?

大家折騰了許久拜錯地方,傳出去那可是很丟臉的。

李建成已經二十來歲,有見識,對於這個問題雖然不解,但沉得住氣,十歲出頭的李世民很聰明,雖然有疑問,但見著兄長不吭聲,他也不吭聲。

歲數更小一些的李玄霸和李元吉,東張西望了片刻,見著父親也在打量四周,便低聲問:“阿耶,這地方真的沒錯莫?”

“嗯,沒錯的。”

李淵點點頭,面上鎮定,但心裡也有些犯嘀咕,然而拜都拜了,不是也得是。

他年幼喪父,母親沒去過武川故宅,幾位長輩也是如此,所以李淵本人對於武川故宅的位置不甚明瞭,眼下這地方,是有司根據資料推定的。

故宅位置得靠外人來推定,李淵覺得有些無奈,但相關資料頗多,可以相互印證,想來不差。

最重要的是,武川城裡宇文家、獨孤家、楊家的故宅地址沒錯,那麼由此推斷出李家的故宅位置,肯定錯不了。

雖然武川城所在地區長期為突厥控制,但武川故宅位置對於武川勳貴的後代來說,不算太陌生,有司仔細考據,所得結論應該不會錯。

現如今,元魏六鎮故地重新納入中原朝廷的控制之下,昔年破敗的武川城,如今已變成繁榮的邊疆大城,城池規模擴大數倍,不僅有駐軍及其家屬,還有大量百姓定居。

祖輩生活過的地方,李淵作為後代重新遊歷,別有一番感慨。

那就是若沒有黃河航運的支撐,這破地方還真是苦寒之地,不要說比不上關中,連朔州都比不上。

難怪當年會出事。

李淵帶著兒子們在武川街頭漫步,看著鱗次櫛比的邸店,看著來去匆匆的行人,完全無法想象九十多年前,六鎮軍民那困苦的生活情況。

六鎮的存在意義,是作為最北部的邊防線,防禦當年的草原霸主柔然(蠕蠕),而六鎮軍民在為國戍邊的同時,卻要承受沉重的賦稅、盤剝,而且地位低下,所以不滿與日俱增,直到怒火被點燃。

如今,六鎮故地重新變成了朝廷的北部邊防線,同樣有大量軍民戍邊,卻因為成了幾個主要的邊貿商埠,變得異常繁榮,李淵知道這都全靠黃河航運的支撐,使得大量人員、物資流通十分便利。

產自中原的茶、瓷器、絲綢、蔗糖、鐵鍋還有各種手工業製品,經由黃河北上,翻過陰山山脈,銷往草原,而草原各部蓄養的馬、羊、乳酪製品、羊毛,大規模南下,銷往關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