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 第三百三十九章 棉花都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九章 棉花都督 (1 / 2)

“蘭州報社出的報紙都是糊弄人的,成日裡編一些誇大其詞的新聞標題,沒想都快到關中,買份報紙來看,還是上當了!”

“薛都督這是少見多怪了,就是到了長安,那報紙的標題都是聳人聽聞,不如此,何以吸引客人來買?”

“不是,這官府也不管管麼?”

“管?如何管?人家報紙的標題看起來是很誇張,卻又沒有歪曲事實不是?無非是話說一半,剩下半截不說,勾起路人好奇心罷了,鬧到官府那裡,人家報社也有也說得過去的道理嘛...來來來,乾了這杯酒!”

客棧,於旅途偶遇的故人們正在把酒言歡,一方,是來自長安的李鏢頭,押鏢從長安出發,前往隴右蘭州,在渭水峽道雙橋城,遇到了故人、蘭州金城的薛東主。

薛東主單名一個舉字,祖上是河東人,即河東薛氏,後來父輩遷居蘭州金城,便在當地安家落戶,父子兩代人苦心經營,已是家財鉅萬的當地大戶。

薛舉驍勇善射,為人豪爽,喜歡交結邊地豪傑,是有名的“薛莊主”。

鏢行走鏢,自然要和沿途各地大戶搞好關係,常年押鏢行走蘭州金城與關中長安之間的李鏢頭,自然和熱情好客的薛莊主有不錯的交情。

今日,雙方在有著東西大橋的“雙橋”偶遇,少不了要喝幾杯,席間,薛舉說起報紙,那是咬牙切齒,卻不見把手中報紙撕掉。

當然不能撕,因為報紙上刊登著許多訊息,從上面能知道許多事情,無論是官府的通告,還是商訊,亦或是各地發生的奇聞異事,報紙上都有。

尤其是商訊,對於薛舉來說可得時刻關注。

隨著隴右織造司的成立,薛家如許多隴右大戶一般,開了棉花種植園,隨著棉田面積越來越大,“錢”景也是越來越光明。

所以,薛莊主變成了“薛東主”,和鏢行打交道次數越來越多,與李鏢頭的交情自然進一步加深。

但現在,薛東主已是“薛都督”,因為薛舉協助官軍討伐吐谷渾立下功勞,所以編入軍府,得授“帥都督”,成了官軍將領,如今奉命入京,到兵部公幹。

薛舉如今是官,所以沒有官身的李鏢頭見到了薛舉,可得自稱“草民”,但薛舉不會擺架子,一如既往的與對方稱兄道弟。

薛舉這幾年透過看報紙,以及與李鏢頭等人及行商打交道,得知了關中還有更多的商機,所以他想給自家的棉花種植園尋找新的財路,除了給隴右織造司供貨,再找幾位“合作商”。

對此,李鏢頭倒是能牽線搭橋,因為鏢行東主們也經營其他產業,同樣需要穩定的棉花來源。

但在那之前,李鏢頭必須提醒一下對方:“不是李某信不過薛都督,如今不僅棉布供不應求,原棉亦是如此,鄙行東主們,談的都是大買賣,薛都督的種植園,拿出來的原棉好歹有這個數?”

李鏢頭比了個手勢,讓薛舉看了心跳加速,隨後一口應承:“可以,且不論薛某家中莊園能否出產這麼多棉花,若定了契約,必然能夠按期交貨!”

產量不夠,可以買別家種植園的棉花來湊,這對薛舉不難,而他家的種植園一直都在擴大,過兩年,這個數就不會是問題。

談到棉花,李鏢頭問起薛家種植園的情況,並提到一點:江南、嶺南的棉花種植園,已經大量用生口(奴隸)做工,成本大幅下降,利潤明顯增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