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 第一百三十八章 門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八章 門道 (1 / 2)

洗腦,就得從小時候做起,宇文溫長年累月向兒子灌輸海貿的好處,不只是誇誇其談,如今他手裡就有詳實的資料,來證實自己所言非虛。

但這些資料中的幾組資料,卻成了宇文維城和宇文維寧疑惑的來源。

兄弟倆的問題,就是交州及南洋稻米北運淮南銷售的行為,實際上並不划算,為何朝廷還要如此行事。

這個問題,涉及到海貿的核心:風險和收益,實際上問到了點子上,宇文溫見兒子有自己的想法,能問出關鍵性的問題,心裡很高興,於是進一步作出解答。

航海風險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個來回,就該運送一些高價值的貨物,譬如香料、奇珍異寶或者蔗糖等等,若是運糧食,航行里程超過一定距離後,等同於高風險低迴報,對於海商來說是不划算的。

交州稻米,從龍編港啟運,運到廣州或者福州地區,這買賣做得,但若要繼續北運,運到長江以北地區,還要以低價出售,這買賣只能說不虧。

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海商將交州稻米運到淮南(在廣陵,淮口等海港卸貨),此舉不是為了做買賣,而是為了壓低兩淮(淮水下游地區)及江南的糧價。

壓低糧價之目的,不在此次討論之列,宇文溫要告訴兒子將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維持足夠的貨運量,養活大量船隊及相關從業人員。

為什麼要這麼做?道理很簡單,海貿的關鍵在海運,只有當海貿的貨運需求持續增加時,才會有越來越多的船隻參與到海運之中去。

只有海運業壯大,航海技術及整體水平才會有飛速發展。

宇文溫先問兒子宇文維寧,問當前海貿的方式是怎樣的,宇文維寧拿出筆記本,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說出來。

“傳統”的海貿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幾艘船,然後招募人手,購入貨物,然後用自己的稅收操縱自己的船出海,運自己的貨物前往目的地。

然後在目的地銷售貨物,換得當地特產,再前往其他地區銷售,獲取利潤。

這種經商方式,不僅限於海貿,實際上就是傳統的行商經商方式,僅就海貿而言,這樣做的成本很高。

造船及船隻的日常維護保養要花錢,養水手要花錢,對於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線的老手還要加以籠絡,出海後,出現人員傷亡還得給撫卹,這都要花錢。

所以海貿的關鍵是要有船或者船隊,能夠相對平安的完成貿易航行,這可不是隨便誰都能做的。

但現在,因為有了南洋貿易公司牽頭,海貿的方式多了一個,那就是委託運輸。

就船的歸屬來說,就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自己募集工匠、收購木材造船,費用很高,如果直接買船,花費相對就低許多,而若是租船,費用就會進一步降低。

船是這樣,水手、船員也是如此。

源自黃州的鏢行,讓行商的經商方式有了變化,他們可以僱傭鏢隊護送自己及貨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養著一支護衛隊伍,節省不少成本。

基於這個道理,如今海貿也有了專門從事“保鏢”和“送貨”的商社,海商們可以花錢請這些商社出人出船,將他們及貨物運到目的地,自己卻不需要養著一支船隊。

這種專門從事海上運輸的行業,就是海運業。

從事海運的船隊,只負責運輸貨物及人員,船隊具備必要的武裝,以便擊退海寇的襲擊,將貨物及人員安全運抵目的地,至於船上貨物如何銷售,與他們毫無關係。

這樣的船隊,熟悉主要航線的海況,熟悉風信,熟悉沿途各處港口,安全運輸的成功率高,而有償運輸服務的費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效果。

這是宇文維寧瞭解的結果,且不說這結果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還是別人代為效勞的,宇文溫對兒子能看到這點很高興,他就這一現象,向兒子進一步解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