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舟> 第十二章 湖廣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湖廣熟 (1 / 2)

“漢沔之地,河溝縱橫、澤塘遍地,水多,卻留不住,雨季大水氾濫,旱季卻無法有效引水灌溉,真是暴殄天物....”

“所以,若要在漢沔之地開墾良田,大興水利實屬必然...你來看看,這裡...“

“首先要築堤壩,然後用燒煤的蒸汽抽水機抽水,排幹湖泊、沼澤,有了這種機器,開荒可謂事半功倍,然後放火燒荒,犁上幾遍,一塊塊生地就有了...”

“這種生地,肥力不行,頭幾年種糧食的收成很差,所以,要‘施肥’。”

“施肥的方法有很多,漢沔之地新開墾生地範圍太大,光靠那點豬糞、雞鴨糞是撐不住的,所以要想別的辦法,那就是種苜蓿。”

“你不要小看苜蓿,這種草不僅可以當做餵馬的草料,在地裡大量種起來後,能改善土質,而大量苜蓿枝葉漚在地裡,能提升肥力...“

“這不是叔叔胡謅,在黃州各地就試種過,效果很好....”

殿內,宇文溫就著一個個代表漢沔各地的巨大沙盤,向侄子、杞王宇文理講述漢沔大開發的現狀,以便宇文理就任荊南總管之後,能夠繼續將這一宏偉的大開發推進下去。

宇文溫方才接見完令狐熙,之後獨自對著南中輿圖沉思一個多小時,又接見入宮的宇文理,談公務。

這年頭即便是皇家,親人之間私下裡的稱呼都是正常家庭的稱呼,所以宇文溫自稱沒用“朕”,宇文理自稱也沒用“臣”。

宇文理三年孝期,已經於不久前結束,他在父親陵墓邊結廬而居,熬了三年,食素三年,身體狀況有些差,不過現在恢復正常飲食之後開始緩過來。

蒼白的面頰有了些許血色,只是因為多年食素,身形依舊單薄。

所以做為叔叔的宇文溫,不打算讓侄子立刻去荊南總管府治所江陵上任,目前只是讓其遙領荊南總管府一職,本人暫留長安,調養上半年再說。

荊南總管府,就是當年的江陵總管府,梁國滅亡後,故地與襄州總管府合併為荊南總管府,治所在江陵。

宇文理在長安遙領荊南總管一職,總管府的具體事務,由總管長史代勞。

但對於漢沔大開發的規劃,宇文理必須熟悉,宇文溫於是親自向侄子介紹何為漢沔大開發。

顧名思義,這就是對自襄陽開始、漢口為止的漢水流域(漢沔之地)進行大規模開荒,將古云夢澤的殘餘湖泊沼澤地區開發為良田。

花上一段時間(時間單位以十年計),讓漢沔以及潭州地區變成天下第一的大糧倉。

即後世所稱“湖廣熟、天下足”。

“湖廣”二字作為地名,要到明代,意指兩湖:湖南、湖北。

而之所以明代時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是因為兩湖地區經過唐、宋、元數百年的持續開發,才有了無數良田。

宇文溫想要在這個時代,提前實現這個目標是不可能的,因為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根本就做不到,更別說即便他瞬間就把漢沔地區變成農田,土地肥力上不來,糧食畝產就上不來。

但要部分實現這一目標倒有可能,既然“天下足”做不到,“湖廣熟”爭取一下,總是有希望的。

讓未來的“湖廣地區”,每年都有大量盈餘糧食,首先可以儲存起來,一旦荊襄地區爆發饑荒,可以就近賑災。

其次可以外銷,供養下游黃州、鄂州地區越來越多的“非農”人口。

這個目標實現起來不算太難,因為宇文溫手上有蒸汽抽水機,不缺鐵,也不缺煤,還可以在農閒時就近徵發荊襄百姓開荒。

參與開荒的百姓,可以分到田地,如此政策下,不愁百姓們的積極性不高。

於是待得做好準備,朝廷調集人力物力在漢沔各地開始大開發,根據漢沔地區的地形、水勢,從全盤考慮,修建一個大規模的水利網,然後抽乾沼澤,燒掉野草,投放生石灰,儘可能撲滅血吸蟲。

向百姓發放大量鐵製農具、耕牛,在官府的組織下分工協作,大規模開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