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抽水機,神奇的機器,靠著“燒水”就能具備強大的力量,但李淵一直搞不懂這玩意是如何透過燒水,把湖水抽到高處去的。
用這種機器抽水,提升高度大概在兩、三丈左右,如果抽水的高度有更高的訴求,就需要逐級抽水。
沿著湖畔山坡,修建宛若臺階的蓄水池,每一級蓄水池,都有抽水機抽水,把水抽到更高一級的水池。
到了最上面一級的大水池,湖水就經由高架水槽,流到冶煉區去,推動一個個水輪。
李淵第一次看見這一臺臺轟鳴著的抽水機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制鐵所的吏員向他介紹過蒸汽抽水機的執行原理,他根本無法理解。
大概來說,這就和用水壺燒水差不多,沸騰的水,會變成蒸汽,從壺口衝出去,若在壺口放一個紙風車,那麼這個紙風車就會被蒸汽推動。
蒸汽抽水機的原理與之類似,只是水壺變成了“鍋爐”,紙風車變成了“活塞”和什麼“葉輪”,以蒸汽為動力的蒸汽抽水機會不停“往復式”動作,然後就可以“抽水”。
截止“抽水”以前的原理,即蒸汽推動葉輪,李淵因為日常生活中接觸過熱水壺,所以好歹能理解,但抽水機的“抽水原理”,他怎麼都聽不懂。
工匠講的“冷凝”、“真空”、“氣缸”、“活塞”是什麼意思,以李淵的學識真沒辦法理解。
當然,這種技術問題,身為官員的李淵沒必要弄清楚,只需要知道用這種機器能抽水就行了,但他心中有個疑問,不弄清楚不甘心。
既然鍋爐燒出來的蒸汽能夠推動葉輪轉動,那為什麼不直接推動水排的轉輪,或者推動水力鍛錘的水輪呢?
這樣做不是更直接麼?何必多出“抽水”、“輸水”的環節?
面對李淵的疑問,吏員的回答也很直接,那就是“做不到”。
蒸汽抽水機的核心裝置是產生蒸汽的鍋爐,名為“蒸汽鍋爐”,蒸汽鍋爐的連續執行時間有限,輸送蒸汽的管路也有極限,“超負荷運轉”會導致鍋爐爆炸、管路爆裂。
而鍋爐長期燒水,鍋爐內壁會結上厚厚的水垢,如果不及時清理,也很容易導致鍋爐爆炸。
要想推動水排的轉輪,或者推動鍛錘的轉輪,這需要提升“蒸汽壓力”,這就意味著鍋爐內部及各管路內的壓力很大,而以目前的工藝水平,還做不出“耐壓”的鍋爐爐體。
花了數年時間,都做不出來使用的“高壓鍋爐”,去推動水力鍛錘的轉輪,而推動水排轉輪的鍋爐勉強能做出來,卻不能持久執行,這就很尷尬了。
水排要給鍊鐵高爐不斷鼓風,絕不能中途“罷工”。
而即便偶爾做出勉強能用的鍋爐,執行時說不定何時就會爆炸,十分危險,所以工匠們就只能做出蒸汽抽水機,還得需要同時配上幾臺,輪流休息,輪流執行。
若操作不當,這種蒸汽抽水機一樣會爆炸。
李淵當初一聽得這鍋爐會爆炸,當場就有些尷尬,他若立刻掉頭就走,就說明“李使君”怕死,膽小如鼠,可若不走,萬一被炸死了怎麼辦?
他還年輕,不想死於非命,因為自己要是死了,夫人那麼年輕,兒子又小,還有母親該怎麼辦?
雖然李淵覺得自己不是懦夫,但即便要死也得死在戰場上,結果卻是死於鍋爐爆炸,這算什麼?
不過吏員接下來的講解,讓李淵心定很多,大冶制鐵所投入使用的蒸汽抽水機,是經過無數次試執行而確定的安全型號,不會那麼容易爆炸。
而階梯式蓄水池上,每個階梯配備的抽水機都有足夠的數量,可以在總體上不間斷抽水的同時,讓所有抽水機都能及時得到休息、檢修。
只要鍋爐工嚴格按著“操作規程”來操作,那就絕對不會有問題。
現在,李淵再次近距離觀看抽水機抽水,不由得感慨機械之力的神奇。
蒸汽抽水機,不僅用於提升湖水,去衝擊水輪、提供動力,還用在礦山抽水,解決了礦道透水問題,極大提升了出礦量,真是好東西。
缺點不是沒有,那就是耗煤量極大,加上需要多臺抽水機輪流運轉,才能保證正常的抽水需求,故而導致蒸汽抽水機的使用成本太高,侷限大,無法推廣。
李淵當初還想著,用抽水機來抽水灌溉農田,或者發大水時抽水排澇,但一看使用成本,驚出一身冷汗。
即便蒸汽抽水機燒的燃料是柴禾不是煤,要想實現抽水灌溉農田,或者抽水排澇的效果,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豪強大戶都未必承受得了,更別說小家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