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聲過後,皇宮東門——肅章門前濃煙滾滾,未等宮城上的禁軍弓箭手反應過來,街道上又有一輛馬車疾馳而來,駕車之人身披重甲,點燃火捻之後便跳下馬車。
拉車的轅馬其眼睛被布蒙了大半,耳朵已聾,此時雖然沒有人駕馭,卻依舊悶頭向前奔跑,拖著身後滿載大量轟天雷的兩輪車,徑直衝向前方肅章門。
距離漸漸縮短,就在還有三十餘步之時,轅馬被地上佈設的鐵製拒馬所絆,接二連三栽倒地面。
馬車隨後側翻,火捻燃盡,引爆車上轟天雷,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肅章門巍然不動。
三十餘步距離,爆炸時產生的氣浪撞擊著宮門,雖然震得宮門不斷顫抖,但卻無法對其造成實質性破壞。
宮城上差點被氣浪掀下來的禁軍士兵,見著門外一片狼藉,見著臨時鋪設在門外的特製鐵拒馬大致完好,不由得暗暗慶幸。
前後共有五輛馬車來襲,如果讓這些馬車衝到肅章門邊然後爆炸,就是有幾個肅章門都扛不住啊!
原先趕往玄武門的禁軍隊伍,得知肅章門遇襲,隨後分兵一部趕過來增援,但距離有些遠,急切間無法及時抵達,虧得肅章門守軍臨時佈設特製鐵拒馬,不讓逆賊炸破宮門。
否則一上來對方就炸破宮門,隨即策馬衝入宮內,禁軍們還真就阻攔不及。
宮門外,街道上,梁叔諧見著爆炸的濃煙漸漸消散,而肅章門依舊大致完好的聳立,不由得急躁起來。
今日元會,皇宮裡即便戒備森嚴,禁軍也不會在諸門外設定拒馬以防止有人襲擊,因為這有礙觀瞻,事關朝廷臉面。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梁叔諧派出的人早已看得明白,元會開始時,皇宮宮門外確實沒有設定拒馬,一切都和往日相仿,只不過守門的禁軍士兵多了一些而已。
比平日多數十人守門,這點人數在滿載轟天雷的馬車面前不算什麼,梁叔諧原本很有把握能快速攻破肅章門,在宮內禁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前,衝到太極殿。
作為天子的外援和杞王父子對決,若屆時杞王已經斃命,那更好。
但現在,他連宮門都打不破,接下來的事情都是妄想。
梁叔諧身邊,聚集著梁家精銳部曲,就等著肅章門破,跟隨三郎君(梁叔諧)衝進皇宮來一番惡鬥,但現在看著依舊緊閉的宮門,大家都急起來。
如此下去,還怎麼為郎主報仇?
三郎君說了,老郎主忽然去世,就是被杞王父子投毒害死的,而世子明知事情真相,卻忍氣吞聲不敢報仇。
正是因為如此,氣憤填膺的部曲們才被髮誓報仇的三郎君所鼓動,拋棄了本該效忠的世子,選擇跟隨三郎君起事,為老郎主報仇,順便協助天子剷除奸臣,博取富貴。
部曲們知道參合這種事風險很大,但郎主若在時,想必也會選擇冒險,一如四年多以前,協助周軍攻入長安那樣。
部曲們願意冒險,但如今連宮門都打不破,遑論其他。
正焦慮間,忽然肅章門處喊聲大作,似乎門後爆發了激戰,梁叔諧緊張的等著,不知等了多久,竟然看見肅章門緩緩開啟。
幾名身上血跡斑斑的宦官,從門縫裡鑽出來,向著他這邊大聲呼喊著,因為距離不算得很近,梁叔諧聽不清楚對方在喊什麼。
但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隨即策馬揚鞭,帶著部曲向緩緩開啟的肅章門衝去。
宮城牆頭上的禁軍似乎陷入混戰,無暇對外放箭,所以再也沒有人能阻止梁叔諧衝入皇宮。
那麼只要一切順利,從今日起,他就能成為權力核心中的一員,再精心謀劃一番,坐上那個位置不是不可能。
原本,梁叔諧是可以靠女兒成為外戚,接近權力核心,但父親忽然病逝,使得一切成了泡影,但他不甘心,所以詐稱父親是被杞王父子害死,從兄長手中奪得部曲的指揮權,鋌而走險。
這,無非是計劃提前發動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梁叔諧心中激動萬分,卻沒有傻乎乎的衝在最前面,他要提防宮內忠於杞王父子的禁軍狗急跳牆,所以讓數十名部曲在前方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