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筆趣閣> 第七十三章 憑什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憑什麼 (1 / 2)

尉遲勤此次來和堂兄尉遲順詳談,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打抱不平,因為尉遲順最近的處境,讓尉遲勤看不過去:憑什麼?

尉遲順作為故蜀王尉遲迥在世諸子當中的最年長者,又是嫡子,本是繼承蜀王位的第一人選,結果不要說與蜀王位無緣,甚至守完孝之後連像樣的實權職務都沒有,作為堂弟的尉遲勤認為不妥。

尉遲勤是故蜀王尉遲迥的侄子,為故吳國公尉遲綱之子,雖然家中排行第二,但和兄長尉遲運是庶子,所以尉遲綱去世後,吳國公爵位由排行第三的嫡子尉遲安繼承。

大家族的嫡庶之別,是導致嫡庶兄弟不和的常見原因,尉遲勤和嫡出的弟弟尉遲安關係不怎麼樣,但沒有尉遲順兄弟仨那麼差。

大象二年時的變亂,吳國公尉遲安則很乾脆的投靠了楊堅,與時任青州總管的尉遲勤形成鮮明對比。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尉遲勤有過疑慮,畢竟當時的楊堅代表著朝廷,而伯父尉遲迥的行為確實有些名不正,不過最後他還是考慮到家族利益,跟著伯父起兵。

周隋對抗,尉遲勤一直領兵作戰,既是為伯父分憂也是為了家族,而身為尉遲迥第三子的尉遲順,卻先是被軟禁在長安,被女婿宇文溫救回山南安州後,因為道路不通,所以直到數年後才回到尉遲迥身邊。

此時的周國軍政大權,已經由四郎尉遲惇為尉遲迥分擔,而尉遲順回來之後,一直處於不冷不熱的狀態。

尉遲順是尉遲迥原配元氏之子,而尉遲惇是尉遲迥續絃王氏所出,尉遲順本就不受王氏待見,而年邁的尉遲迥又十分遷就王氏,所以尉遲順的處境不如意,也在意料之中。

尉遲順被耽誤了數年所以趕不上趟,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既然尉遲迥當時決定立尉遲惇為世子,別人也不好說什麼,但尉遲順為父守孝一年期滿,卻還沒見著什麼任用的前兆,尉遲勤就坐不住了。

“我來之前,和阿惇...丞相談過,他說如今天子即將大婚,所以要做個順水人情,讓天子為你封官,也省得別人多嘴...”

尉遲順不置可否,尉遲勤自顧自說著:“說是這麼說,我看懸,天子要許什麼官職,還不得過丞相那一關,總不能天子許你大宗伯,他預設,然後你就真上任吧?這種官當來有何意思!”

“其實說到底,還不是得他來拿主意?結果呢?依我看,他自己都拿不定主意!”

“我知道這樣說不好,可伯母也太偏心了!伯父都把蜀王位給了老四,她為何還是要和你過不去?”

“這話可不能亂說。”尉遲順淡淡的回答,雖然表情沒有變化,但內心確實也不平靜,尉遲勤不是傻瓜,聽得出堂兄的語氣不對,愈發絮絮叨叨起來。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即便是權貴之家也不例外,蜀太妃王氏偏心的事情,即便當年都不是秘密,而因為這件事,也影響到了丞相尉遲惇。

去年隋國才滅亡,按說周國應該休生養息,讓百姓喘口氣,反正南邊的陳國就是冢中枯骨,沒幾年好活,尉遲惇根本就沒必要這麼急著派兵討伐。

結果年底周國便再度興兵,要平定陳國一統天下,雖然大家不認為陳國能頂得過去,但總覺得急了些。

有人認為是新丞相為了立威,所以才需要另一個滅國之功,更有人認為是尉遲家要改朝換代,所以急著統一天下,為受禪登基稱帝做準備。

可作為尉遲家族的核心人物之一,尉遲勤知道原因只有兩個,首先尉遲惇確實不把陳國放在眼裡,而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蜀太妃王氏等不及了。

王氏見著自己所出的尉遲惇繼承了蜀王的家業,終於了卻最大的心願,但還有一個心願,就是要讓老么尉遲佑耆也能建功立業,風風光光。

隋國已經滅亡,再想要有分量的滅國之功,那就只能打陳國的主意,而要讓尉遲佑耆掛帥卻有些棘手,因為若按資歷、年紀,有尉遲順在,哪裡輪得到尉遲佑耆掛帥出征。

所以王氏想了個辦法,那就是尉遲順身為尉遲迥在世諸子中最年長者,得為亡父守喪,而老么尉遲佑耆則因為要“為國效力”,只能“忍痛”掛帥出征。

說來說去就是王氏偏心,一個勁要為兩個兒子撈好處,讓並非己出的尉遲順靠邊站,甚至還怕尉遲順威脅尉遲惇的地位,所以要提升尉遲佑耆的地位來掣肘。

這種做法,許多故蜀王尉遲迥的賓朋故舊都看不過眼,畢竟當年他們是先熟悉尉遲誼、尉遲寬、尉遲順三兄弟,後來才熟悉尉遲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