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筆趣閣> 第二百零二章 與狼共舞(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二章 與狼共舞(續) (1 / 2)

雲州,定襄城,城外已化作帳篷的海洋,大小帳篷此起彼伏,似乎一眼望不到頭,大量突厥部民根據各自所屬部族宿營,與此同時,周軍將士的宿營地,也在這片帳篷的海洋裡佔了不少的面積。

城內議事廳,突厥啟民可汗與周軍主帥、雲州道行軍總管史萬歲,還有行軍總管長史長孫晟等主要將領交談,一起商討接下來的北伐事宜。

議事廳外,雲州刺史陰世師,交代屬吏諸般事物,督促大家協助行軍進行糧草轉運。

周國這兩年對草原持續用兵,已經打得都藍可汗(東突厥可汗)眾叛親離之下身亡,達頭可汗(西突厥可汗)實力大衰,如今突厥國內極不穩定,不止漠南草原,就連漠北也亂成一團。

如此,正是啟民可汗回國主持大局的好時機。

啟民可汗原為突利可汗,本就是阿史那氏血脈純正的子孫,在草原各部裡有強大的號召力,如今周國決定派兵協助啟民可汗北伐,收拾國內殘局。

而這兩年接連吃敗仗的達頭可汗,趁著都藍可汗身亡、東突厥一片混亂’的有利時機,也在東突厥極力擴張勢力,試圖成為東、西突厥的唯一大可汗,最近已改名號為步迦可汗。

但反對者很多,許多小可汗不願臣服,雙方尚在內訌之中。

值此突厥國內大亂之際,正是周國渾水摸魚的好時候,但阿史那氏在草原及漠南、漠北的聲望依舊很高,所以周國決定派兵助啟民可汗北伐。

此舉就是要將啟民可汗扶上大可汗的位置,集結東突厥之力,與西突厥分庭抗禮,使得突厥內鬥,無暇南顧。

在此戰略下,此次北伐成功與否十分關鍵,啟民可汗必須展示強勁的實力,擊敗反對者,以便讓那些不知所措的部族有一個絕佳的投靠物件和投靠理由。

但又不能顯得啟民可汗是周國的附庸,完全靠周軍撐腰才敢回國。

突厥國內各部,對於阿史那氏的敬畏猶在,但若某個阿史那可汗成了周國的傀儡(至少這種跡象不能太明顯),是不會有多少部族願意來投的。

所以,對啟民可汗所部兵馬進行武裝,使其兵強馬壯,是必然的結果。

周國的軍隊,以啟民可汗盟友的身份出擊,面對投降的突厥部眾,要交由啟民可汗來處置,而不是將牲畜人口當做戰利品,悉數遷往中原。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國有養虎為患的風險,因為做大了的啟民可汗,完全可以翻臉不認人。

如此風險,陰世師當然能想明白,但他知道朝廷依舊選擇扶持啟民可汗回國爭位,必然是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

突厥不是周國靠著打贏幾場決戰就能打垮的國家,所以不如挑動對方長期內訌,以此消耗國力,己方也獲得了寶貴的時間備戰,待時機成熟,再一鼓而下。

聯軍即將北伐,後勤運輸由周國一力承當,數萬人馬的消耗可不是小數目,轉運起來很麻煩,不能掉以輕心。

此次北伐,雲州道行軍有專門的將領及軍吏負責糧草運輸,雲州州署只是從中協助,陰世師卻要以此為良機,鍛鍊一下屬吏。

雲州是邊境,是不是就要打仗,在雲州當官,就得有隨時馬革裹屍、或者組織百姓與城共存亡的覺悟。

陰世師在雲州刺史任上和突厥人打了幾年交道,知道這些人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對於中原的感覺很複雜,一方面仰慕中原的富饒,另一方面,對於中原官府有敵意。

基於這樣的原因,突厥國內各部族,願意投在阿史那氏的麾下,卻不會有太多部族向周國進入草原的軍隊投誠。

因為狼只會跟著狼走,同類必然跟著同類,不會跟著異類一起生活。

這是遊牧和農耕兩種生活方式不同導致的對立,自古以來俱是如此,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陰世師覺得,只有加強邊境的防禦,才能打消啟民可汗日後有所反覆的念頭。

但這位可汗即便要反覆,也得先在國內站穩腳跟、收攏人心,然後還得等實力大損的各部族恢復生氣,這必然要花上數年時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