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筆趣閣> 第十七章 發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發難 (1 / 2)

亳州小黃,總管府署,議事廳,新任亳州總管、豳王宇文溫正召集屬下開會,階下熙熙攘攘,舉目望去俱是官員,場面極其壯觀。

此時,在議事廳裡的官員,分屬不同官署,其中不止有總管府署官員,還有河南道織造司官員,市舶司官員,以及河南道巡察大使行轅下屬官員。

這是因為亳州總管宇文溫,以本官兼任三個使職(巡察大使、織造使、市舶使),所以屬下眾多,事務繁雜,今天到會的官員很多。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宇文溫想偷懶,只是因為他之前到長安述職,之後舉家搬遷來亳州,路上耽誤的時間有些長,各官署積壓的事情太多,需要他儘快解決。

所以帶著家眷剛抵達潁州汝陰的宇文溫,騎馬輕裝趕路,抵達小黃後的第二日,就召集各署官員開會。

身為主官的宇文溫不在小黃,各署的事務由長史、副使處理,如今有一堆問題等他回來決定,但最重要的是,出大事了,他必須立刻到小黃處理。

簡而言之說,有人要懟宇文溫,宇文溫必須就此做出解釋,不然事情鬧到長安,那就變成嚴重的政治事件,因為要懟他的不止一個人,是四個人。

亳州總管長史衛玄是其一,亳州司會元巖是其二,河南道織造副使顏之儀是其三,河南道巡察副使樂運是其四。

衛玄的履歷就不多說了,由行軍元帥長史任上,改任亳州總管長史,宇文溫這段時間不在亳州,總管府事務都是由衛玄主持,在此期間衛玄發現許多問題,要懟宇文溫.

河南道織造副使顏之儀,在主持織造司事務時,發現很多問題,要懟宇文溫。

而這位名聲顯赫,“出道很早”,大象年間任御正,多次犯言直諫,後來天元皇帝暴斃,他發現鄭譯、劉昉偽造遺詔,拒絕在遺詔上署名,拒絕把玉璽交給外戚楊堅,硬骨頭一個。

河南道巡察副使樂運,同樣是硬骨頭,大象年間,敢抬著棺材上朝,當面陳述天元皇帝的八項過失,這可不是明代文官騙廷杖,真是要死諫,樂運差點就被咔嚓。

是內史元巖用比較迂迴的方式為樂運求情,天元皇帝才打消殺人的念頭,而當年的內史元巖,就是如今的亳州司會。

亳州司會的職責,是統籌河南之地的賦稅徵收、調撥事務,掌握著河南地區的財權,換句話說,是掣肘宇文溫的重要職務,防止他“失控”。

分財權,就能避免坐鎮河南的宇文溫截留賦稅,暗地裡大規模蓄養私兵,繼而擁兵自重,甚至造反。

這是必要的制度,宇文溫鎮守河南,長安城裡無論是誰當天子,都要如此掣肘。

衛玄等四位官員,本身任職就有監督宇文溫的職責在內,而且這位四位早已名聲在外,如今同時發難,可想而知訊息傳出後,在眾人眼裡宇文溫是多麼的人憎狗嫌。

不明真相的人聽了,很容易以為宇文溫在河南倒行逆施,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故而有正直之士極力勸諫。

好像他若不懸崖勒馬,怕是就此走上萬劫不復之地,逼得河南皆反,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有如此“殊榮”,宇文溫哭笑不得,然而不能不慎重對待,因為一旦扛不住,他的名聲就完了。

不過,這四位發難可是堂堂正正,沒有搞偷襲,而是提前上書,讓他知道所為何事,每個人的“訴狀”,都是厚厚一沓,讓宇文溫有時間看個究竟。

其中,亳州總管長史衛玄,所指目標是青苗貸。

自開春以來,日興昌櫃坊在河南各地開展青苗貸業務,各地官府派人協助,這一業務開展得不錯,而衛玄經過多方調查,發現很多問題。

青苗貸的發放,存在騙貸、強貸的問題,甚至引發不少糾紛,引得民怨沸騰。

而且日興昌櫃坊在放貸過程中,惡意排擠當地放貸者,以各種手段恐嚇對方,不許別人放貸,甚至不惜以武犯禁,各地多有良民到官府擊鼓鳴冤,說日興昌買兇殺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