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小說> 第六十三章 憂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 憂慮 (1 / 2)

話不投機半句多,楊濟被宇文溫搶白得無語,但又無法拂袖而去,只能想辦法轉移話題但一直轉移不了,他來到這個時代二十多年,行走權貴之間遊刃有餘,結果卻拿宇文溫沒辦法。

“少東拉西扯,你可以潔身自好,但是妻兒總不能不食煙火吧?以你的軍功,冼氏遲早是誥命夫人,到時候和其他夫人們交際時什麼都不懂,十足村婦一個,那樣就長臉了?”

“好,怕丟臉就關府裡,哪都不讓去,閉門謝客也不是不行,可這樣有意思麼?兒子呢?兒子怎麼辦?不跟其他權貴子弟交往,不知人情世故,以後你走了,誰來幫襯他?”

“你不要看寡人!寡人將來必定兒孫滿堂,忙得很,沒空照應你的兒孫!”

見著宇文溫越說越離譜,楊濟決定使出絕招:“大王可知金刀之讖的由來?”

“不就是卯金刀劉麼?不就是劉氏復興那套騙人的讖語麼?你這樣岔開話題有意思麼?有意思麼?”宇文溫冷笑著,不以為意。

“寡人再說一遍,你遲早會有妻兒,不要老想著潔身自好,要多為妻兒著想!”

楊濟忽作高深莫測狀:“大王可知劉舉和李弘?”

“扯,你就扯!寡人....呃?劉舉和李弘?李弘...不是唐高宗李治的兒子麼,你怎麼扯到這裡來了?”

成功將宇文溫注意力轉移,楊濟趕緊趁熱打鐵:“大王,李治這是為了應讖...”

“繼續,繼續扯。”

“大王還記得隋末的讖語或童謠麼?”

“桃李子,洪水繞楊山。”宇文溫答得很暢快,隋唐演義的故事廣為人知,隋末唐初的群英薈萃,相關的歷史背景他大概記得。

“大王還記得哪些童謠?”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還有‘楊花落、梨花開’...這種騙人的把戲你不會相信了吧?”

宇文溫對讖語、童謠完全不感興趣,這純粹是附會之言,不過在隋末亂世倒頗為興盛,隨後的李唐推波助瀾,就是為證明“桃李子”得天下是天意。

楊濟又問:“大王可知‘白楊樹下一池水,決之則是流,不決則為瀝’?”

“嗯?流...瀝...莫非是劉和李?”

“正是,此童謠意指楊家的天下,要麼歸姓劉的,要麼歸姓李的。”

“所以就有了劉舉、李弘這種救世主?”

宇文溫冷笑一聲然後端起茶杯,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楊濟挑起的話題很無聊,他覺得沒意思,爭天下靠的是兵強馬壯,靠的是糧食和人口,誰敢不服就砍誰,弄這種和謠言無異的童謠、讖語很無聊。

“大王,莫要不以為意!”

楊濟難得一次失禮,沒有識告退,而是絮絮叨叨繼續說下去,宇文溫用看白痴的眼神看著對方,耐著性子聽下去,不知不覺之中面色凝重起來。

楊濟挑起這個話題是有原因的,宇文溫得留守黃州的宇文十五來信,說黃州總管府地界有人秘密開設邑義,這些人來自一個外地邑義,其源頭不正常,是被人曲解了教義的彌勒教邑義。

總而言之就是邪教,有可能是其教主聚眾起事妄圖改朝還代的工具,不過此邑義伸到黃州的觸手已被宇文十五斬斷,暫無下文。

既然挑起話題,楊濟自然要長篇大論一番,他的切入點有些特別,是從佛教在中原的發展說起。

西漢時佛教便已傳入中原,但其發展卻很緩慢,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忽然有了爆發式發展,其中的緣故,就是因為時局。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好容易三國歸晉,本以為就此天下太平,未曾料接踵而至的是更大的亂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